77億建海水化淡廠僅備用

77億建海水化淡廠僅備用

【本報訊】立法會11月初批出77億元在將軍澳興建海水化淡廠,可供應香港5%食水,但發展局副秘書長(工務)麥成章在立法會承認,海水化淡廠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水源,而非用作取代東江水,落成後廠內機組交替使用,屆時產量只是最大產量約三至四成,到12月東江水暫停供港時,廠房才會全力產水,補充水塘存量。

港大水資源技術與政策研究中心行政總監李煜紹博士分析,香港現時「統包總額」方式購買8.2億立方米東江水,配合本地水塘,供水量足夠香港使用。即使將軍澳海水化淡廠機組落成,多數處於備用狀態。他指水務署已訂立乾旱應變計劃,足以應對個別乾旱年份。

香港供水完全自給自足是否可行?思匯政策研究所早前發表報告,要興建多10座海水化淡廠才可取代東江水,按將軍澳海水化淡廠造價77億元計算,取代東江水需斥資770億元,較港深廣高鐵844億元略便宜。立法會文件顯示,海水化淡與東江水的價格差距不斷收窄。2018年海水化淡每立方米總成本13元,較東江水每立方米10.5元貴23.8%。

水諮會:成本貴 難覓地建廠

不過,立法會2017年曾研究以色列海水化淡概況,當地化淡廠每立方米成本僅4元至5.5元,遠較香港評估每立方米13元便宜得多。該國最大型的索萊克海水化淡廠,由和記黃埔有限公司附屬的和記水務國際控股持有。李嘉誠紅顏知己周凱旋2015年被問會否在港設立海水代淡廠,她回答:「有啲嘢唔係佢個人意願……佢就係太愛香港啦,成日都諗住想香港點樣,咁人哋想唔想先得嘛?好多時候一廂情願,係單方面嘅愛,未必work。」

水務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漢輝指出,興建中的將軍澳海水化淡廠佔地8公頃,香港要再覓臨海地段興建海水化淡廠不容易,加上海水化淡耗用大量能源,成本亦較東江水貴。水諮會已同意並通過檢討結果。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