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考評局出版今年中學文憑試(DSE)考試報告。中文科卷四(說話能力)中,報告指不少學生推論簡單,邏輯混亂,同時不乏機械式應對。綜觀中文科整體試卷,報告列舉多個考生答題時出現的錯別字,包括「一但(旦)」、「氣紛(氛)」、「舉辨(辦)」、「外藉(籍)」、「籍(藉)此」、「折(截)然不同」、「側(惻)忍之心」、「陶野(冶)」等。
誤當魯迅本名為筆名
今年中文科卷四其中一道題目,假設學生可在孟子、廉頗和諸葛亮之中,選擇其一擔任畢業禮主禮嘉賓,報告指有學生錯誤審題,指孟子不適合是因為「他是古人,與年輕人有代溝」。有題目着考生評論「搶佔先機是成功關鍵」,有考生卻指「購買演唱會門票排頭位」及「新年上頭炷香」便是「搶佔先機」的例子,可見考生常犯「意念單薄、理解及推論粗疏」等毛病。有考生誤以為魯迅的本名「周樹人」是其筆名,又將「先天下之憂而憂」理解為「居安思危」等,亦見考生基礎知識不足。
報告建議學生多援引例子豐富說話內容,以支持論點。另有一些考生忽略闡釋例子與論點之間的邏輯關係,需留心發言內容不能只舉例子、背誦名言而不作論述,只會弄巧反拙。
■記者羅惠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