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飈1989年投考無綫第三期藝員訓練班入行,做了21年閒角,有「御用爛仔」之稱,2011年他離巢跳槽香港電視,可惜港視不獲續牌,最終他轉行經營環境工程公司。他早前接受《蘋果》專訪,談到在無綫的日子,直言每日要帶100個阿媽返工,他說︰「做得唔啱鬧你,做啱又鬧你,唔通鬧主角咩?」又因為經常被安排做惡人而捱出情緒病,令自己脾氣一觸即發。
游飈15歲的時候見到廣告,天真地以為做臨時演員可以月入過萬,怎料20多年過去,離開無綫時人工仍然只得10,500元。現年51歲的他說:「當年我過檔王維基,TVB都只係諗住加我300蚊。記得添哥(李添勝)退休晚宴,同枱有位高層問『你走咗咁多年,有冇興趣返吓嚟?』,我話『吓,唔好意思,我媽媽80歲,個女又細,仲有幾個人跟我搵食,我返去食乜?我好直,我唔可以再搵幾千蚊人工。」但他認為TVB不是全錯,因為這樣的條件仍有人爭住做,他笑說:「如果我間公司係咁就好,但呢個世界只有TVB可以咁。」
一劇演三角
自知臨記出身唔好,游飈開始時甚麼角色都接,有「御用爛仔」之稱,他坦言好厭惡:「人哋最唔鍾意做啲打家劫舍、姦淫擄掠,人哋唔做我就做,演員道德嘛,但原來建立嘅形象錯晒。」他自嘲只有「知樣度」,沒有知名度。參演經典劇《大時代》,他被網民發現一劇演三角,他笑說:「有人演9個、11個,我算最少。因為以前唔夠人用,冇話唔得㗎,只係剪埋剪埋原來同一場,播時先發現全部同一個人,有時睇返都唔知做過乜角色。」
游飈坦言做惡人心理影響大,捱出情緒病,現在做生意,待客要從頭學起:「你嘅性格會融入角色之中,演員情緒一到就爆,我向客人發脾氣都係非常之快,cut你線就cut你線,唔夠圓滑。49歲時,我先諗點做人,每日都提醒自己,要盡量用言語同人溝通,唔好鬧咁多,因為我哋係俾人鬧大,以前返電視台,我哋有句口頭禪,每日要帶100個阿媽返工㗎!因為你做得唔啱鬧你,做啱又鬧你,唔通鬧主角咩?梗係鬧我哋,因為我哋長期俾人鬧大,有時對人都會用呢個方法,叫潛移默化,我話想甩,就係甩呢啲。」
人不如電池
游飈想過改變戲路,但好角色難求:「我哋係等運到,電話響『喂,做乜呀,又打劫呀?』,你想做好人?可以,做村民啦,《包青天》背後嗰啲村民,咁你晚晚企喺度,痛苦㗎!由下午企到半夜再出外景。重要角色早已俾監製揀咗,或藝員調配組控制,揀完揀剩,其實冇乜好揀。」能在無綫工作長時間還可以成為男主角,游飈讚那些人不簡單,苦笑說:「攝影機嚿電池都要充電,但人唔使休息,人比電池仲不如。」
雖然開工辛苦,但游飈認為邵逸夫年代的TVB仍有人情味:「喺清水灣(TVB舊址),當時蝦叔(關海山)仲喺度,我哋攰到死都唔願走,一齊飲啤酒,聽前輩講嘢好享受。」但自從方逸華上場,公司為做靚盤數賣盤,事情變得不一樣。」
唔走回頭路
2011年王維基準備申請免費電視牌,游飈「投奔」港視,尋找希望:「見到啲器材好新穎,全部用嚟拍電影,有次遇到TVB隊拍處境劇,佢哋嗰啲機簡直係古董,老闆娘處心積慮慳錢,令員工士氣低落。」王維基最終未獲發牌,他有點可惜:「(TVB)任何一部劇都拍得好混亂、好悶,我做臨時演員時,有啲鏡頭係cut得,𠵱家竟然播出街,對比一間咁認真嘅公司冇得做,一定唔開心。」游飈仍然喜歡演戲,卻無意走回頭路,他用堅定的眼神說:「𠵱家生活得好開心!」
撰文:嵐山
攝影:沈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