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輔導患者 減輕醫生負擔 藥劑師巡房 助血科診症增50%

直接輔導患者 減輕醫生負擔 
藥劑師巡房 助血科診症增50%

【本報訊】血科疾病患者要接受化療時,藥物種類繁多,醫護人員須向病人詳細解釋藥物資訊,但往往受到人手上的限制。瑪嘉烈醫院近年展開醫管局首個「血科臨床藥劑服務」,並在今年擴展至住院服務,增加藥劑師與病人的見面時間,透過提供更詳盡的藥物輔導,以確保病人依時服藥,並減低副作用為病人帶來的不安感。服務同時加強藥劑師與醫生之間的合作,減輕醫生診症時的負擔,顯著增加診症數量近五成。服務已惠及超過3,000人次,短期內或擴展至其他公立醫院。
記者:何家朗

常見的血科疾病包括血癌、淋巴癌及多發性骨髓瘤等,近七成病人需要接受化療,包括抗癌藥及標靶藥等,有機會造成嘔吐、過敏及腹瀉等副作用,加上血科病人骨髓功能大幅衰退,甚至進一步增加副作用的嚴重程度。因此,血科病人須同時使用防止副作用的輔助藥物,令藥物療程相對較複雜,血科病人亦因此較為依賴住院服務。但往往醫護人員人手緊張,難以向病人詳細解釋用藥資訊及副作用。隨着近年醫院將部份化療轉為日間服務,病人更須牢記大量藥物的服食須知,如服藥次序和時間等。若醫護人員欠缺足夠時間向病人解釋,容易造成病人服藥依從度下降,病人面對藥物副作用亦較常感到不安。

逾3,000人次受惠

為改善血科病人的治療流程,瑪嘉烈醫院自2015年起開展醫管局首個「血科臨床藥劑服務」,參考腫瘤科類似服務的做法,於專科門診部加設藥劑師獨立房間。新服務下,藥劑師會直接與覆診病人見面提供藥物輔導,並協助醫生核對化療藥處方。服務在今年1月更擴展至住院服務,藥劑師會定期與醫生巡房,即場向病人提供藥物輔導。截至今年10月,新服務已惠及超過3,000人次。

瑪嘉烈醫院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國權表示,以往做法下,診症時要親自向病人解釋藥物相關資訊,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但新服務變相增加人手,病人藥物輔導交由藥劑師負責,令自己平均診症數量可增近五成。他指新服務亦令醫生與藥劑師之間配合更緊密,有助即時互相交流,提升藥物處方質素。

該院藥劑師陳家慶表示,傳統流程中,於藥劑部窗口平均只有5至10分鐘與病人對話,但新服務流程下與病人單獨見面時間增至15至20分鐘,有助掌握病人用藥狀況,並糾正病人對藥物的誤解。病人普遍對新服務反應正面,有望短期內擴展至其他公立醫院,令更多病人受惠。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