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傻好天真的刺客 - 馮睎乾

好傻好天真的刺客 - 馮睎乾

翻開《史記.刺客列傳》,太史公筆下的五大刺客,除了曹沫,其餘皆悲劇收場。流芳百世的荊軻刺秦,可謂雷聲大雨點小的典範──荊軻和秦舞陽送上性命,加上樊於期的人頭,也只夠弄破秦始皇的衫袖,連1.5 cm的傷口也沒有。讓「專業」的來也如此,何況一介平民?勇於行刺權貴的人,不一定是專業殺手,有時只是思想單純、滿腔熱血的平凡人,像法國史上最後一個被車裂處死的人戴密安(Robert-Francois Damiens)。

一七五七年戴密安行刺國王路易十五,震驚法國。行刺日黃昏,戴密安戴帽懷刀,趁路易十五從凡爾賽宮出來步上馬車時,衝過保鏢,用小刀兜心口刺向他的胸膛,但國王穿了厚甸甸的冬裝,小刀入胸不過半寸,僅受輕傷。戴密安當場被逮,最後判以車裂極刑。四十二歲的戴密安,出身寒微,當過僕人、鎖匠學徒、耶穌會學院飯堂傭人等,就是沒做過劍客。這樣一個草根背景的人,怎麼會忽發狂想,冒死行刺國王呢?這要從法國的宗教爭議說起。

一七一三年教宗發佈《獨生子訓諭》,譴責詹森派(Jansenism)為異端,教會從此多事。法國國王、耶穌會和教宗站在同一陣線,支持詹森派的有法國議會和國民。當時法國的天主教神父,甚至拒絕給詹森派成員授予聖禮。同代人伏爾泰在《巴黎議會史》(Histoire du Parlement de Paris)詳記路易十五遇刺案,據他所說,戴密安覺得善良的教友得不到聖禮,是路易十五在欺負他們,必須予以教訓。他在耶穌會學院打工期間,見學生受到不公正的懲罰時,就會拿小摺刀自衛。他於是想到用小摺刀來插一下國王,不是要殺死他,只是要讓他害怕──多麼單純天真。

伏爾泰認為審訊期間最奇特的一件事情,是有人審問戴密安:「你是否相信宗教容許你刺殺國王?」戴密安說了三次:「我冇嘢講。」伏爾泰覺得奇怪,大概是因為看不通戴密安。畢竟,伏爾泰太有理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