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第11屆「雙11」,傳媒焦點落在成立僅四年、GMV(網站成交金額)及市值已超越京東,並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企業的拼多多身上。
今年主打「百億補貼」
早前拼多多內部提出11月的GMV目標要比上月翻3倍,公司雖未公佈10月GMV數據,但市場預測目標是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即比阿里去年雙11成交金額2,135億元多出四成。拼多多雖然受到假貨、虛假宣傳等事件影響,但隨着中國消費降級,不少市民轉攻「執平貨」,令GMV節節上升,拼多多於今年「雙11」更主打「百億補貼」、「沒有滿減券,直接減價」,明顯針對淘寶「搶客」。
面對拼多多步步進逼,今個月初阿里業績會議上,馬雲接班人、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不點名批評其他電商,指「如果一直採用簡單補貼的方式,我覺得是不可持續的。」
以往「雙11」,阿里喜以不同折扣優惠吸引用戶,如跨店津貼、超級紅包、限時抽獎等等。內媒引述中國零食品牌「渝美滋」指,阿里的優惠如此複雜,是因為如果直接折扣,很多消費者只會購買一件,商家既會虧損,銷量增長更為有限。如換成多買多優惠,就能刺激消費,消費者會買上多件,商家的包裝成本、物流成本等會降低,同時銷售額還會增加不少,達自「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