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針對警方對11月4日科大生周梓樂墮樓事件說法前後不一,民間記者會昨日以「梓樂枉死,真相未明,警謊濫暴,謀殺港人」為主題,認為應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真相。記者會邀請了一位周同學生前好友分享,憶述周同學生前從沒缺席抗爭活動,希望港人能記住其意志。
從沒缺席抗爭 盼港人承志
「噚日(周五),香港人失去咗一位青年,一位手足,而我哋就失去咗一位關係密切嘅朋友。」周梓樂的友人一邊說一邊啜泣。他說,與周同學彼此認識超過兩年,形容對方為人開朗樂觀。他認為周同學的離世揭示了香港警察的暴行,周同學逃生路線早被防暴警察限制,警方事發後更阻撓救護人員救援,如同蓄意謀殺。
他指周同學是一名抗爭者,由6月起幾乎從未缺席任何活動,走上街頭盡力發聲,不會向政府低頭。他相信,周同學會希望以自己的性命喚醒更多人,令香港人繼續進化,直到抗爭勝利。他又引述周同學生前說過的一句話:「如果有一日能跨過悲傷,將來你一定會更加堅強。」
民間記者會發言人指,前晚多區有悼念周同學活動,警方一方面發聲明稱「痛心難過」,屯門卻有警員大叫「開香檳慶祝」,更問市民「係咪想落去見周同學」等冷血言論,認為警方「講一套,做一套」,乃假仁假義。
前日的民間悼念周梓樂活動中,示威者都喊出「香港人,報仇!」口號,取代以往「香港人,反抗!」或「香港人,加油!」民間記者會表示,口號改變反映港人情緒轉變,認為「報仇」不一定是代表仇恨或一樣的行動,而是令港人繼續抗爭和更加勇敢,呼籲港人響應周一的「大三罷」行動。
發言人續指,「面對極權政府最好就係打經濟戰,近期嘅黃色經濟圈開始有成效」,港人可以支持良心小店、參與罷工等作出實際行動,又稱抗爭非單靠勇武的犧牲,而是和勇不分。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再提23條立法,認為未立法是近年港獨加劇主因。
發言人回應說,若香港沒有真普選,便不能接受《基本法》23條立法,因推行任何法例都需有認受性,重申實行雙真普選是五大訴求之一,「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綑綁埋一齊做先有成效」。
■記者張文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