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類活魚巿場成為黑幫壟斷目標,全因銷量大,每斤抽水獲利豐厚。在多種石斑類活魚中,近年以沙巴龍躉最受歡迎,其價錢大眾化且在宴上具體面,加上繁殖及生長速度快,供貨量穩定,成為內地、台灣、馬來西亞及本港養殖場新寵。
以往酒樓宴客愛用約兩斤重野生的東星斑、紅斑,隨野生魚穫大減,近年逐漸由貨源穩定的養殖沙巴躉取代。香港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楊位醒表示,沙巴躉近年成為酒樓重要食材,「九成酒席都係用佢」。
楊指出,沙巴躉是養殖魚,但本港養魚批發價較貴,大約60元一斤;進口貨供應雖然較便宜,大約56元一斤,但受天氣、運輸因素影響,供貨量及價格較浮動。
「希望公平競爭就最好」
對於黑幫企圖壟斷石斑類活魚巿場,楊位醒認為:「香港係一個法治地方,有《競爭法》嘅限制,我哋希望公平競爭就最好。」壟斷巿場,酒樓將首當其衝,倘食材來貨價格上升,「貴賣出去,都係轉嫁畀消費者。」惟現時經濟不景氣,業內估計至少有200間食肆倒閉,他坦言若沙巴躉被抬價,顧及市民的消費能力未必會加價抵銷,但必定會加重業界負擔,甚至加速結業潮。
「我哋酒樓擺150圍(酒席),接近100圍都係沙巴躉」,倫敦大酒樓副總經理蘇萬誠表示,自6月起酒樓晚市酒席生意下跌了七成,形成酒樓之間競爭亦增加,故不敢貿然起價,假若食材價格上升,必定再加重經營負擔。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認同倘若沙巴躉及花尾躉價格大幅飆升,酒樓便要加價,市民或要承受加幅,「如果太貴負擔唔到,顧客只能食其他魚」。
酒樓大受影響,街巿魚檔亦不能倖免。將軍澳厚德街市一名魚販直言,近兩個月從香港仔魚市場入貨的沙巴躉,來貨價已經「加咗10蚊、8蚊」,由以往最平約50元一斤,加至最近60至70元一斤。她坦言,為免影響市民消費意欲,目前不敢加價,但若來貨價持續上升,迫不得已只能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另一名同樣向香港仔魚欄入貨的魚販指出,最近沙巴躉的批發價有升無跌,並指作為商戶希望市場自由競爭,「呢啲(壟斷)梗係唔希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