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反修例運動浪潮下,本港多個大型活動及展覽相繼取消,明年農曆新年年宵市場亦攬炒。食物環境衞生署大開殺戒,宣佈明年的年宵市場全面取消乾貨攤位,是本港開埠以來首次。有立法會議員認為今次取消乾貨攤位,明顯因為警方施壓,不想場內出現政治標語或物品,更擔心大批年輕人聚集會造成混亂,意圖滅聲,「諗埋晒的屎橋,我哋投濕貨唔畀㗎?我哋要做乜嘢,政府係限制唔到我哋!」
記者:袁楚雙
食環署表示,鼠年年宵市場將由明年1月19至1月25日,一連七日在全港15個地點舉行,共設1,284個濕貨攤位及18個快餐攤位供競投,但場內不設任何乾貨攤位。濕貨攤位底價介乎320至5,440元,而快餐攤位底價介乎3,810至187,430元。
食環署發言人解釋,「考慮到目前的社會情況,政府有責任保障檔主和到場市民安全」,有需要時更不排除會取消年宵市場。發言人又指,為支援中小企,明年年宵市場攤位的競投底價將減半。
熟食檔主棄投
大學時期在維園參加過年宵的前檔主辛辛認為,年宵是一眾中學生、大學生實現理念與創意之地,以她當年為例,二次創作被禁,結果在年宵乾貨大行其道,如今不能延續傳統相當可惜。她批評政府藉口擔心引起混亂取消乾貨檔,實際上整場社會運動與混亂是由政府一手造成,質疑政府不解決問題,卻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是本末倒置。
以往與多名插畫師拍檔競投年宵乾貨檔的Albert指,原本已設計一些新產品,打算投檔,對當局取消乾貨檔位的決定表示無可奈何,認為政府是擔心一些貨品會成為不同政見者的攻擊對象。他又指現時社會氣氛對立下,市民出外也要擔心,「會唔會食食吓魚蛋變咗食催淚彈」,估計今年年宵生意人流會大減。他補充稱,網上見到有人號召搞黃絲經濟圈年宵,表明對此感興趣,希望活動可成真。
取消年宵乾貨攤位變相「攬炒」,曾於花墟設熟食檔的Thomas明言今年不會再投檔。他指取消乾貨或令年宵人流大減八至九成,而且花墟年宵外圍花檔林立,兩者競爭大,港島區維園競投價又太高,附近又經常放催淚彈,寧願棄投一年。
主打蘭花的千葉園負責人楊尹俊直言取消乾貨攤位肯定影響人流,又指社會運動未完,估計年宵市場競投不會熱烈,暫時目標是保留往年投得的「意頭」靚位,更不排除減少投檔數目。
議員轟警施壓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相信政府取消乾貨攤位是受警方施壓所致,意圖滅聲,「到時人人喺度叫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沒有暴徒,只有暴政,你話佢哋唔驚呀?」形容此舉屎橋,「我哋投濕貨唔得呀?最多咪貴啲,政府打壓唔到我哋,我哋亦唔會退縮」,又批評政府打壓經濟。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區諾軒亦認為年宵市場只剩濕貨及快餐檔,完全變質,批評食環署草木皆兵,「政府想扼殺公眾活動到幾時?」
本港的農曆年宵市場由來已久,香港史學會主席鄧家宙推斷年宵市場出現於戰後,由民間露天街市演變而來,當初沒有乾濕貨之分。1960年代起,港英政府興建維園等大型公園,區域市政局及香港市政局便在這些公共空間舉辦年宵市場,方便衞生管理及人流安全;香港回歸後則由食環署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