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反送中以來,好多文化、體育、商業、宣傳活動如維港泳、香港單車節、香港美酒佳餚巡禮等都相繼取消。對於專門搞活動的代理公司,的確造成很大打擊。
大量活動減少的主因:一來,於戶外搞活動聚集人群,增加造成混亂與衝突的機會;二來,如屬國際性活動,外國參與者好多都怕咗現時嘅情況唔敢嚟;三來,如今外面日日烽煙四起,那些太過玩樂兼慶祝性質的活動,時勢唔多夾、氣氛又唔啱,倒不如取消。如此一來,聽聞專門搞活動策劃及製作的公司已經在Agency界率先出現裁員潮,又或者將一部份員工轉換成合約制或自由工作者去增加公司營運及資金周轉彈性。
之前我一直講,香港人最叻就係打逆境波,唔死得嘅。冇咗份工或唔夠工開,咪轉做一啲自己鍾意又有特長嘅嘢。最近發覺,似乎呢一代香港人的變陣和轉營要比上一、兩代更具速度、彈性和創意,可能因為大家無咁多包袱。
有個相熟的活動製作人,全身投入做KOL。由原本斜槓一族身兼多瓣的KOL,原本得幾千個followers,突然之間在過去兩個月冒升至幾萬個,日日專注寫post、拍片,越來越多人邀請他出席活動及幫手宣傳。另外,又有一位項目總監,搖身一變,變成深度旅行團導遊,在過去兩月,已經帶咗幾個團,走訪了緬甸、日本和台灣等地。
有些創作人,被迫轉成自由工作者,聽講佢哋每月搵嘅錢比原來足足多咗一倍。正正就係間間活動公司都要裁員減低成本,但又根本唔夠人手做嘢,行內的自由工作者自然變得十分搶手。
以前,當你遇到市道不佳,你可能會選擇捱多陣、捱住等,到市道好轉,自然有機會。然而,2020極可能比現在更差,大部份公司都採取非常保守的態度,要盼望轉機,倒不如自己轉變同轉營一下以求出路。
文迪晞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