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商家「二選一」涉壟斷天貓遭京東索賠11億

逼商家「二選一」涉壟斷
天貓遭京東索賠11億

「雙11」臨近,阿里旗下網購平台天貓被控要求多間商家,只能在天貓與京東等平台「二選一」。京東興訴,向天貓索賠1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11.2億港元),近期更邀得另外兩間電商巨頭拼多多及唯品會與訟。三間公司的第一或第二大股東均為騰訊,故被指為騰訊系向阿里發起挑戰。
浙江省杭州市於5日(周二)召開「規範網絡經營活動行政指導座談會」,20多間平台企業參會。座談會上,京東表示抵制「二選一」,絕不限制商家在其他平台促銷。阿里巴巴則指「二選一」即為獨家合作,被對手惡意炒作。會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指出,「二選一」問題突出,並稱這違反《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規。同時,市場監管部門將對此展開反壟斷調查。

當局將展開電商平台反壟斷調查。

監管部門將介入調查

內媒報道,天貓與京東的「二選一」事件始於2015年。京東以「天貓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逼迫商戶二選一」將天貓起訴至法院。京東當時訴稱,2013年以來,天貓及其相關公司不斷以簽訂獨家協議、獨家合作等方式,要求天貓的商家不得在京東參加618京東周年慶、雙11等促銷活動,威逼商戶在天貓與京東之間二選一。資料顯示,京東今年9月中旬向法院申請,請求通知唯品會、拼多多參加訴訟,因這兩間公司同樣受到天貓「二選一」做法的影響,兩間公司答允,演變成三對一的局面。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上月在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透露,自去年10月以來,「二選一」越演越烈,僅拼多多就有逾1,000間知名品牌旗艦店遭受波及,受影響的中小型品牌數以萬計。他指某商家在天貓生意佔50%,拼多多佔30%,二選一是裁員500人還是裁員300人的抉擇,無法多方共贏。

數據顯示,騰訊持有拼多多16.90%股份,為其第二大股東,拼多多創立之初,依賴騰訊的社交體系吸收了大量流量;唯品會的第二大股東也是騰訊,持股逾8%。騰訊同為京東的第一股東,持股18%。這三家公司也常駐在微信支付頁面內,三者作為騰訊系分享着微信帶來的流量。網民指這次是騰訊系向阿里系發起的電商戰。

除了網購平台,內地家電生產商格蘭仕也於上月28日底向天貓興訴。格蘭仕品牌負責人稱,公司經營團隊拒絕「二選一」後,在天貓搜尋格蘭仕時,經常出現異常,且一直未得到天貓積極正面回應,才選擇訴諸法律。
證券時報/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