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人常用的消毒藥水近期發現受「洋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污染,引起全城恐慌。傳染病醫生表示,此病菌可引起皮膚傷口或肺部感染,嚴重可入血致命,過往曾接獲相關感染求診個案,包括有病人因腳部帶傷口而中招。醫生提醒市民日常要妥善處理傷口,體弱多病者如慢性病患者、免疫力缺陷人士屬高危,應避免處理盆栽及接觸污水。
記者:梁麗兒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表示,洋葱伯克氏菌屬於其中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普遍存在於一般環境,例如泥土、污水等尤其潮濕的環境中。一般人即使身體健康,倘本身有傷口,無論傷口的深淺度或大細,若沒有妥善處理及包紮,都可能會經不同途徑受感染,舉例如處理盆栽期間,或經洗車污水接觸到而中招。
本身有免疫力問題或慢性病患者,包括正服用抗排斥藥物、類固醇或抗癌藥等人,糖尿病、洗腎病人、有肺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或罹患哮喘病,患者即使沒帶傷口,也可透過吸入的方式,令肺部感染該菌,引致肺炎或肺部出現膿腫,「例如喺公園,好大風吹起晒泥土中嘅細菌,體弱病人吸咗就容易出事,尤其患有慢性肺病嘅人」,曾祈殷指受感染病人會出現咳嗽、發燒、呼吸急速、呼吸時會感到疼痛,或有黃色濃痰、肌肉痛等肺炎症狀。在上述情況下,出現傷口感染或感染肺炎,都有機會造成該菌入血致敗血症死亡,不容忽視。
妥善處理傷口防中招
曾祈殷稱,過往曾接獲市民感染洋葱伯克氏菌求醫,今年累積接獲三宗相關個案,涉及傷口受感染,其中一名30多歲女子到美國紐約出席朋友的戶外婚禮時,雙腳被蚊咬,之後傷口一直未有癒合,返港後她因傷口持續紅腫、流膿而求醫,化驗顯示感染了洋葱伯克氏菌,要接受針對該菌的特效抗生素治療。另一名本身患冠心病及糖尿病的80多歲老翁,撞傷腳趾後,傷口一直未痊癒,並出現感染症狀,同樣被證實感染該菌。去年也接獲兩名長期病患者求醫,包括患上糖尿病及慢阻肺病,因感染該菌引致肺炎入院,要接受適當治療。
要預防中招,市民須妥善處理傷口,包括事前先清潔雙手及戴手套;期間使用已消毒的敷料及產品處理及包紮傷口。傷口有異常情況,例如皮膚傷口在一至兩星期內未能癒合,或傷口帶有黃色、綠色分泌物,或出現紅、腫、熱及痛等症狀,都應盡快求醫。一般人處理盆栽、污水時,宜佩戴手套及戴口罩作防護,體弱多病人士要盡量避免接觸盆栽及污水。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