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2歲墮樓科大學生周梓樂周一凌晨倒卧將軍澳尚德邨停車場,墮樓原因仍是個謎。有傳周同學當日疑躲避催淚彈致墮下,但有當晚在場的急救員引述目擊者指,周同學是逃避防暴追捕才墮樓。事隔兩日,警方昨日終承認曾於周同學墮樓停車場120米外的唐俊街,向停車場方向發射催淚彈,不排除任何墮樓可能性,但聲稱警員見到消防員為傷者急救時,才知悉事件,而在傷者墮樓期間,並無警員在停車場內,變相否認追捕之說。
急救員:避催淚彈不合理
東九龍總區刑事總部警司(行動)胡家欣表示,警方翻查涉事停車場閉路電視片段,確認傷者墮樓時間為凌晨12時45分至1時之間,但未有閉路電視拍到事發一刻;並承認警方當時曾在距離停車場120米的唐俊街發射催淚彈,當中有催淚彈向停車場方向發射。被問及周同學會否因躲避催淚彈致墮樓,東九龍總區高級警司(行動)傅逸婷回應指,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但引述救護員指當時的催淚彈濃度不高。
但事件有另一版本,據當晚曾為周同學施救的急救員Hins向《蘋果》表示,有目擊街坊向消防指,周同學因逃避防暴追捕,始於停車場三樓墮到二樓;科大電台新聞組的報道亦指有人引述目擊者稱,周原本在橋上與警方口角,其後有警員衝向他並試圖拘捕他,雙方追逐時周不慎墮下。
Hins又認為為躲避催淚彈而墮樓並不合理,希望當日的目擊者能挺身而出,警方呼籲目擊者及有關車主向東九龍總區重案組提供資料。Hins補充,周同學當時沒有表面傷痕,疑盆骨骨折、右邊肋骨骨折及腹部大量內出血。傷勢由強烈撞擊造成,料右半身盆骨率先落地,非催淚彈或布袋彈所致。
警方回應事件時未有提及當時曾否發生口角及追逐,胡家欣指消防員在零時55分警鐘誤鳴接報到場,警方在此時間前並無進入停車場。消防員1時05分接獲一名中年男子通知有傷者及傷者位置,警方從地下步入停車場到達二樓,才知道有人受傷。
從三樓到二樓的距離有近四米高,胡形容該停車場設計特別,三樓和二樓有矮牆分隔,但只有二樓停車場設平台,不排除周同學誤以為三樓的矮牆後面也有平台,所以跨越矮牆墮下。
至於事件另一疑點是為何周同學凌晨出現於事發現場,科大學生會確認周同學居於將軍澳,現場相片所見,他當時穿着短褲、T恤,並無佩戴頭盔及面罩等防護裝備。
■記者張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