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絲媒體吹噓澳門籌建證券交易所,為國家服務,可取代香港成為集資平台。為甚麼要發展澳門金融?背後原因是「香港」唔聽話,黃絲太多「膽敢反黨」必須嚴懲。若然如此,中央禁止所有國企民企來港上市,勒令騰訊等等民企股、紅籌股、國企股班師回朝,分別在上海、深圳上市,豈非更省事,更快摧毀香港金融?在澳門籌建交易所,很費時失事,不是成立一個交易所,國際投資者便會投入的。香港股票交易有百多年歷史,但要在1970年開始有寶源、獲多利、怡富三大商人銀行開業之後,外資銀行才開始大量湧入,人才開始聚集,又經過一次大股災痛苦經驗(72-74),香港才開始走上金融中心的道路,至今已有五十年。中央有耐性給澳門二十年的時間?莫說五十年了!澳門有三個基本性難題:(一)澳門金融人才少,賭場人才多,兩者人才並不相同,難以支持一個成熟有序的交易所;(二)澳門法律來自葡萄牙的大陸法系統,葡萄牙法律對金融業並不方便,可說是unfriendly,國際金融市場有多少法律專家會深入研究澳門法律?(三)澳門的外匯交易小如鄉村池塘,用澳門幣的話,必令澳門金管局手忙腳亂,用人民幣或港幣或美元結算,已經考起澳門政府的管治權。
建設澳門成為金融中心,抵制香港這個不聽話的孩子,不是不可,但中央須付出很長時間和大量交易費用,最後是得不償失。況且,若國際投資者不信任澳門的股市監管,澳門塘水滾塘魚,豈非笑話?有一個案例說明,香港有賽馬,澳門有賽馬,國際博彩公司信任香港馬會還是澳門馬會?
又有一說:中央欲把深圳打造成金融中心,取代香港,深圳經濟體系比澳門大得多,2018年深圳GDP增長7.6%,總額達2.42萬億人民幣,香港只增長3%,總額是2.84萬億港元,一個50年前香港人看不起的貧窮農村,今天已超越香港。但即使如此,中國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包括在內,頭上有二座不能移動的大山,注定不能成為金融中心。其一是中共黨委的控制,金融業必須接受黨的領導,金融法律和法院必須受黨委書記監控,以政治為首要考慮,令外資投資銀行難有創意;其二是黨中央政策必定緊握資本管制,人民幣難以自由兌換(free convertibility),資金不能自由出入,每次都要申請批准,是金融中心的大忌!且看阿里巴巴終於要到香港上市了,習近平宣稱blockchain重要,這方面的企業要籌集美元資金,也只得來香港,去上海上市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