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被視為習近平的「主場外交」重要場合,由習在2017年5月於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開幕式上首次提出。習在去年11月的首屆進博會曾誇下海口,開出15年內中國要引入40萬億美元(313.4萬億港元)外國進口的「超級期票」,但結果今年的數據並未符合預期。
中國對多個西方發達國家長期存在貿易順差,美國也長年批評中國通過人為地壓低匯率來製造出口優勢。雖然習近平去年大張旗鼓表態要擴大進口,但中國海關總署上月發表的統計數據卻表明,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口10.43萬億元人民幣(11.63萬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0.1%;同期貿易順差因為出口有5.2%的增長而再擴大44.2%至2.05萬億元(2.29萬億港元)。
學者嘲︰買家秀前所未見
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認為,進博會是中共為了開給美國政商界看的,但他不明白進博會意義何在:「買東西一般都是賣家秀,哪有買家秀的?我買了東西,還要親自來看我家買了多少東西,沒見過這種玩法啊。」 習指中方在去年首屆進博會與其他國家達成的98項合作事項現已全部辦結或正在推進,但並沒有提及具體的內容,又指這反映中國是「守信的國家」。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習所指的其實只是國際貿易的常態,與中國的國家信用無關。「我和你做生意,答應採購更多貨品,這是很正常要做的事,尤其是你自己也同時得益,這最多只能說是公平貿易。」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