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畫搜魂】
「羞恥,屈辱。我的一生。」
已故「無賴派文學」明星太宰治「半自傳式遺作」《人間失格》(No Longer Human),以八字真言開場自我DQ了做人資格。新戲《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他的女人》由日本著名女攝影師蜷川實花執導,繁花亂墜式呈現這位一生沉溺女色的不羈小說家之沉淪工程,整齣戲畫面洋溢荒誕式淒美,非常蜷川實花。
再看一次《人間失格》才開始寫這篇文章,畢竟上次看太宰治已是高中的事,忘記了這富二代渣男厭世到甚麼程度、如何糜爛入骨。他將死亡幻化文字,文字再化成隨筆或小說,而他的人生最終也變成小說,落櫻繽紛而短暫。
大宰治原名津島修治,學生時代已一心成為作家,16歲已發表了《最後的太閤》。他最仰慕的作家為芥川龍之介,對方自殺對他影響極大。作為有米地主之子,父親每天以牛奶洗臉,太宰治卻感到世界極「虛偽」,從小被一種「我是異類」的不安與恐懼牢牢攫着成長。後來他接觸到馬克思主義,感到自我信念與地主階級違背,21歲已開始自殺獲救(一同殉情的愛人卻死了)、參加左翼運動,最後被津島家除籍,失去了金主要靠寫作為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出自太宰治的《二十世紀旗手》的告白,源於詩人寺內壽太郎,卻成為了他的標籤。
暗黑的太宰治,遇上個人色彩強烈的蜷川,竟出奇地匹配;加上小栗旬、宮澤里惠、澤尻英龍華、二階堂富美粒粒華麗巨星陣容,像在夢境看世情。自問頗喜歡蜷川的藝術攝影,但她執導的電影卻不敢恭維(尤其《整容天后》)。《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他的女人》鏡頭出現弔詭扭曲的色彩,反而荒誕得非常的太宰治,完全拍出了還未盛放已荼蘼的文豪短暫如花的人生。
小編輯看不起大文豪 蜷川之諷刺
缺乏愛人能力的人卻一生不斷戀愛,最後的結果是怎樣?大宰治示範了宿命式的悲劇結局。他一生總共自殺五次才落幕,被稱為「一個死得最多的日本作家」,他的自殺影響了他的作品,同時他又把尋死當成一種洋溢美學的宗教,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直至最後一次與小三殉情,在他39歲生日那天,遺體在三鷹的玉川上水河被發現,終結殘生。2009年太宰治誕辰100周年的紀念會上,有人便說「與其紀念其生,不如紀念其死。」可見太宰治一生與他的作品,都是尋找死神的紀錄。
蜷川用色彩歌頌死亡與無賴派嗎?我覺得她反而在狠狠的批評他們。
所謂「無賴派」是日本二戰後出現的一群反世俗、反權威、反道德的作家流派,他們專寫社會的暗黑、虛無與病態,高舉頹廢與荒唐,縱情酒色,以生存無意義為意義。
或曰:「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已婚的太宰治小說受歡迎,加上樣貌有點像梁家輝,不少女人甘願為她獻身,甚至生仔。太田靜子(澤尻英龍華飾演)便是其一,當時渣男得悉靜子懷孕後便甩掉她,搭上新情人山崎富榮。靜子堅持當單親媽媽,女兒太田治子也曾推出著作《向着光明》,一一細說她眼中的父母。(太宰治與正室所生的女兒津島佑子也是獨當一面的作家,2016年逝世。)
電影安排太宰治身旁有位負責追稿的小編輯,因為經常陪伴作家出入,看盡少女向太宰治投懷送抱甚至殉情,他根本看不起這位頹廢、自殘的「大文豪」,卻因為他的小說賣錢而不得不阿諛奉承依附為生,見到蜷川對此諷刺。
加插三島由紀夫戲份 恥笑「氣弱」
太宰治的「無賴」形象與死亡一樣深烙人心,來不及偉大就死了,自謔「碰到棉花也會受傷」,還被三島由紀夫恥笑他「氣弱」(消極和頹廢),但同時無法不肯定太宰治《御伽草紙》的文學成就。電影中也特別加插了三島與太宰治在酒吧相遇一幕,三島認為太宰治的作品頹廢暗黑,是在荼毒讀者。戲外是,三島最後也是以切腹了結自己,死得比太宰治悲壯,但也是一種自我無力的結局,滲透着一種五十步笑百步的況味。
問一位大學主修文學的日本傳媒人,太宰治如何影響日本?對方說日本人將太宰治生日忌日在同一天稱為「櫻桃忌」,就算太宰治已離世了71年,每年6月19日年輕人還是會相聚於三鷹市或青森津輕等地追悼太宰治,成為年輕人自我率性的象徵。
「太宰治的作品都在談死亡與黑色,日本的家長當然不願意孩子讀他的書。」日本友人不忘補充。
《人間失格》太宰治經典頹靡自述:
1.羞恥,屈辱。我的一生。
2.我知道有人是愛我的,但我好像缺乏愛人的能力。
3.我一直對於人類極端恐懼,甚而由是顫慄不已,對於身為人類一員的我的言行也全然沒有自信。
4.我是「無」、是「風」、是「空」。
5.對討厭的事不能說討厭,對喜歡的事也得同行竊一般地戰戰兢兢,我咀嚼着這苦澀的滋味,於難以名狀的巨大恐懼間痛苦掙扎。
6.我曾無數次祈望自己被人所殺,卻從沒有過殺死別人的打算。因為我認為,那樣做只會為可怕的對手帶來幸福。
編按:自殺不能解決問題,若你有輕生念頭,請馬上尋求協助。(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4小時熱線:2389 2222)
撰文:鄭天儀(劇照由鐳射企業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