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九成信貸擔保或12厘息中小企難獲救命錢

【財經專題】九成信貸擔保或12厘息
中小企難獲救命錢

近月香港經濟轉弱,政府推出三輪振興措施,其中9月初推出的中小企九成信貸擔保產品(即政府向銀行擔保九成貸款),本報翻查立法會文件,發現建議的利率或高達12厘,息口水平與財仔無異。有銀行界人士亦稱,中小企貸款由於種種原因批核非常緩慢,導致中小企未必可以獲得「救命錢」,加上還款壓力大,計劃實質成效成疑。
記者:李海澄

本報翻查政府於上月尾提交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文件,發現擬定的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的借貸利率特高,並以三年業務運作經驗為界線,有三年運作經驗以上及以下的最高貸款利率,分別為8厘及12厘,新創企業的貸款利率亦達12厘。而且其中信貸形式與過往的「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產品不同,沒有循環貸款,只提供有期貸款的選擇。

手續繁複 無循環貸款

有部份企業銀行界人士直言,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雖然風險不算太高,但由於每筆貸款金額不大,銀行對承做以上貸款興趣低。加上除了銀行審批外,亦需要經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批核,手續較為繁複,審核時間亦較長,約需一至兩個月,因此部份申請人會因而撤回申請。他又指,「擔保年期得五年,又冇循環貸款選擇,可能需要逐月償還貸款,還款壓力唔細。」故預計部份申請人或轉而利用其他較類似及較低利率方式如加按物業抵押融資,造成批核宗數及金額不多。

有業界亦認為計劃不吸引,香港環境衛生業界大聯盟召集人甄瑞嫻指出,「行業由於程序、審批較多,唔少客戶都可能三、四個月後先找數,加上競爭大、利潤唔高,難以負擔高利率。」她稱,對於中小企來說,最重要是穩定的現金流,尤其是在現時局勢下,資金較緊張,因此高利率及有期貸款不吸引。

政府推出的九成信貸擔保產品,主要針對有意創業人士、營運經驗較淺的企業及有意成立個別執業公司的專業人士。貸款額上限為600萬元,獲擔保企業毋須一年經營經驗、亦毋須繳交全面財政報告,可以其他財務證明代替。按證保險公司稱正與政府研究計劃的內容及執行細節。

另外,根據金管局提交予立法會文件,2012年5月31日至2019年9月20日間,由政府擔保、向中小企貸款的獲批數字及總貸款額,分別為16,647宗及690億元,按此推算出9月20日至10月18日約1個月間,批核宗數為169宗,金額為10億元,每筆金額涉及約59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