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貨幣主權 中共密謀推虛擬貨幣

為保貨幣主權 中共密謀推虛擬貨幣

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月24日宣佈內地全力發展區塊鏈後,中國央行更可能成為全球首個推出虛擬貨幣的央行。目前尚未有細節出台,是否採用區塊鏈技術也是未知之數,但央行高級官員早已表示,推行虛擬貨幣後,支付數據將是匿名的,但這種匿名是「可控」的,央行作為第三方仍有權查詢,個人私隱也將無所遁形。

幾年前,內地刮起一陣加密貨幣熱,然而這種技術的去中心化、難以控管的特性,讓內地政府2017年明確指出虛擬貨幣的違法性與危險性,且開始要求所有組織停止交易,但官方從未煞停對虛擬貨幣的研究。前重慶市長、現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上月28日在首屆外灘金融峯會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個推出數字貨幣的央行」,尤其分析指自今年6月,facebook發佈其虛擬貨幣「Libra」白皮書後,內地的計劃也相應地加速。

Libra有可能開創全新的全球金融體系,讓各國央行不再是唯一的權威,也讓操縱貨幣、匯率來調控經濟中共額外留神。「如果Libra被大家所接受,變成一個通行的支付工具……發展成一個世界級的超主權貨幣,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時任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在今年8月公開課中坦誠地說,「為了保護自己的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我們需要未雨綢繆。」此前的報道指出,內地的虛擬貨幣將和人民幣等值,可與人民幣自由兌換,據稱還可以離線使用,惟與比特幣等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現有加密貨幣不同,中國央行仍將是貨幣的發行者。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馬永哲(Martin Chorzempa)解釋稱,區塊鏈技術不大可能處於這個內地虛貨幣系統的核心,因效率太低,而內地也不可能接受去中心化、不受政府控制的產物,「在黨的定義下,它更可能的目的是將其用來幫助政府部門和公司之間的合作」。
BBC/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