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牛市訊號再度降臨港股。恒指昨日急升446點至27547點收市,跨越俗稱「牛熊分界線」的250天線,成交額增約一成至888.2億元,九成四藍籌股錄得升幅,尤其是中資內需股,惟近21.2億份熊證慘遭屠宰,上周買熊睇淡的散戶即被劏得一頸血。
記者:余秉峰
帝峯證券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郭思治認為,近期淡倉偏多,但外圍負面消息已過,大戶趁市況有回穩迹象挾淡倉,料恒指下一站是見27800至28000點之間,「挾到(淡友)冚完為止」。
美股昨全線高開,三大指數齊創歷史新高,截至昨晚10時45分,道指升168點,報27515點,納指升62點,報8448點,標普500漲29點,報3066點。
醫藥股走勢續強勁
由於外圍上周五造好,加上中美貿易有望落實首階段協議,恒指昨日高開199點,同期間人民幣續有反彈勢頭,人民幣在岸價最多升0.2%至7.0236,A股亦造好,港股乘勢反覆向上,最終升446點,創3個月新高,國指亦升1.8%或190點至10813點。50隻恒指成份股中,只得領展(823)和中移動(941)下挫,及瑞聲(2018)平收,其餘都錄得升幅,以藥股走勢最為強勁,石藥(1093)以4.95%升幅居首,中生製藥(1177)亦漲3.75%。
重磅股方面,友邦(1299)上揚3.3%,騰訊(700)和建行(939)同樣造好,雙雙升約1.9%,三者合力推高恒指176點,約佔恒指升幅的四成。不過,未見北水大舉搶貨,淨流入資金僅錄2.87億元,三大吸資股分別為美團(3690)、藥明生物(2269)和金山軟件(3888),皆不是藍籌股,其中美團吸資6.12億元,股價升4.9%至98.4元,創歷史新高。
逾21億份熊證打靶
郭思治指,有投資者自8月起形成悲觀預期,持續押注淡倉,包括沽空和買衍生工具,惟近期中美貿易問題取得進展,香港社會問題雖然未有解決迹象,但對於盈利幾乎來自內地的中資藍籌股沒有影響,在壞消息盡出、市況趨穩的情況下,易有大戶出手挾升股市,當升勢擴大兼持續,便能逼得淡友平倉,成為推升大市的助力。港交所數據顯示,有157張恒指熊證在昨日被強制收回。瑞信的數據則顯示,約21.2億份熊證被打靶,相當於3,818張期指倉位。
郭思治認為,目前難言已踏入中期升浪,但如果恒指企穩27800至28000點水平後,然後再有重大的利好消息,港股可更上一層樓,看好5G及手機設備股,尤其是舜宇(2382),「佢有做視鏡,將來有5G換機潮,全球有10億計人口,所以視鏡需求大,可能見150至200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