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權小店】
中環隱蔽小巷鐵行里有間開業半年的cafe,三位九十後老闆Eve、Zach和Jesse同樣姓許,自幼稚園已成為好友,結緣超過25年。他們仨都畢業於外國大學,分別在美國和加拿大居住逾六年,卻齊齊放棄申請入籍美加,回流香港辦Trois Cafe支持社運。
6月反送中運動初期,他們已借出店舖讓大學生為「發夢」中學生義務補習;7月起,每逢遊行日推出$1手製鬆餅(scone)配咖啡套餐,為站在前線抗爭的年輕人與遊行市民補充能量。
「我們在七月初已經有這個鬆餅套餐,選鬆餅的原因是麵粉含量較高,容易飽肚,直接帶能量給年輕人。其實五年前雨傘革命時,我們有瞞着家人,從外地飛回來香港參加集會,甚至走在前線。當年九月份幾百人在旺角包圍警察,我也是其中之一。但那時候大家也好溫和,警察尚會諒解我們。」
五年前的身份仍是學生,五年後Zach已經是小店老闆,「現在在我身後的不只是一間店,還有生意夥伴和員工;在這個角色上,我們沒走得那麼前,但也希望可以幫到前線年輕人,所以推出一蚊的scone加咖啡套餐。」鬆餅麵糰均即日製作,入爐前二十分鐘打成,材料最新鮮,乾濕度適中,且帶牛油香。
新品命名 寓意寒中送暖
除了鬆餅,小店內的牛角包、蛋糕和曲奇都是全人手製作,每杯咖啡都配上一塊自家製琥珀桃仁,香甜酥脆。店舖有兩大主打咖啡,分別是來自埃塞俄比亞的「蜜香彩虹」和巴西的「炸彈狂」咖啡豆;前者重果香,後者則較濃厚醒神。
食物方面,秋冬推出新品Winter on Fire,將韓國炸雞和泡菜醬夾在牛角包中間,稍稍辛辣挺開胃,名稱更帶有寓意,「烏克蘭的抗爭運動也是發生在十一至十二月,Winter on Fire的意思便是:香港不但季節入冬,連整個氛圍也在步入寒冬。我們希望客人在寒冬裏,也能保持內心的溫暖,直到春天來臨。」
平日最受歡迎的食物,則是黑松露鰻魚牛油果意大利三文治(Panini),鰻魚味道濃郁得來帶一點點水果清香。
在這動盪之秋,很多人對香港的前景憂心忡忡,嚷着要移民,Zach卻表示:「我們在這裏出生,這裏長大。回來做香港公民,怎麼也好過在外地做二等公民。」作為年輕一代,他覺得自己尚有一點本錢去為局勢帶來改變,而且思想跟上一代移民海外的香港人有很大差別,「上一代通常是於人生中途才移民海外,譬如是三十多歲才去加拿大,且常生活在唐人街,用的是微信,看的是TVB。他們很多是九十年代移民,當時面臨的是九七回歸,所以他們是第一班逃避現實的香港人。這群人去到外地甚至變得更逃避現實,更離地。香港發生甚麼事,他們也覺得跟自己沒有關係,因為他們已拿了當地居民身份。」雖然在外地很多上了岸的香港人,但更多是挺身而出的學生,「譬如說十一月二日,加拿大便有七個地方舉行遊行集會來支持香港。港人留學生亦有在大學設立連儂牆,不過幾乎每個星期連儂牆都會發生衝突,事件都離不開中國留學生作出破壞和毆打香港留學生。」
薪火相傳 同政權鬥長命
對於整場運動,Zach認為:「我們的意識形態是一代傳一代。我接觸的社會運動由二○○八年經已展開,北京奧運香港區火炬接力期間,最出名的香港抗爭年輕人是陳巧文,但那時的社會仍未覺醒,整體社會對她的抗爭手法還有點抗拒。直到五年前的雨傘革命,社會的思維再向前邁進一步,那時候的討論是該不該佔領馬路。而五年後到今天,大家已經覺得佔領馬路不是一回事,去到討論掟汽油彈是否合理了。但真正的覺醒是今次,你看到老中青三代也同時覺醒。中國是抹殺不到我們這一代的,還有○○後出生那一代,以及我們下一代,要和政權鬥長命。」
Trois Cafe
中環鐵行里6號
記者:廖明懿
攝影:伍慶泉、徐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