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Jo所患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每年本港新症約200至300宗,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梁憲孫指,一般人的骨髓內正常母細胞數量應少於5%,但當異常骨髓母細胞增至20%,便屬急性骨髓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異常骨髓母細胞會取代正常造血細胞,影響骨髓造血功能。治療方面,梁醫生指一般採用化療及標靶藥物,但若白血病基因突變顯示病者屬高危一族或已經復發,則需移植骨髓。
急性患者數周內發病
另一名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區永仁稱,俗稱血癌的白血病可分急性骨髓性、慢性骨髓性、急性淋巴性和慢性淋巴性四種,所謂急性是指會在數周內發病,患者會持續不適,病情再惡化會影響本身骨髓功能,出現貧血、流血不止、發高燒及口腔潰瘍等,而急需移植骨髓救治的都是兩種急性白血病。
區醫生指,骨髓移植就如植物接枝,先殺死患病體內骨髓,然後抽取捐贈者的1%骨髓移植到病者體內以代替壞骨髓,其間亦換掉病人原本的免疫系統,白血病病人接受骨髓移植後,有七至八成機會不復發。
■記者謝頌昕、麥超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