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沙中綫紅磡站被揭發剪鋼筋醜聞,政府去年7月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並在今年3月發表中期報告裁定該站「結構安全,毋須重建或加固」,上月又向各涉事方發出書面指示,要求參與聆訊的專家只須集中調查工程結構是否安全及適合作預定用途,毋須研究工程是否符合法規。分判商中科興業董事總經理潘焯鴻認為委員會做法涉嫌越權,昨日宣佈成立非政府組織「中科監察」,並發起眾籌行動,目標500萬元,以支援司法覆核等一系列跟進行動。
將撰民間調查報告
潘焯鴻指,調查委員會職權範圍在成立時已刊於憲報,當中只限於對紅磡站扎鐵工程及其他引起公眾關注的工程進行事實和情況調查,繼而查明工程是否按合約法規進行,並無要求委員會判斷結構是否安全。
港大土木工程系副教授楊德忠補充,屋宇署等執法部門向來亦只會按《建築物條例》、合約等既有法規審批工程,委員會做法將開出壞先例,令人質疑《條例》是否已被「掉落垃圾桶」。
潘焯鴻又宣佈成立非政府組織「中科監察」,當中包括多名具法律、工程管理及結構專業背景人士,將採取名為「打鐵趁熱」四步驟行動,同時向民間發起眾籌,目標為500萬元。首步驟行動將會對委員會上月發出的書面指示提出司法覆核,估計開支約50萬元。第二步驟,他將夥同團隊撰寫《民間調查報告》,預料明年3月中前發佈,讓社會進一步知悉紅磡站工程問題及查找責任,估計開支100萬元。
調查委員會最遲要於明年3月31日前向政府提交終極報告,潘指中科監察屆時亦會詳細查看報告內容是否有誤、不符職權範圍、甚至放生涉事者的民事刑事責任等情況,以對此進行司法覆核,估計開支300萬元。事後亦會以民間壓力團體形式長遠監察政府、港鐵的基建及公共項目,增加公眾知情權。
眾籌工作原透過GoGetFunding平台進行,但上月底運作後有人盜用其網站連結至假冒網頁,潘焯鴻呼籲公眾直接將款項捐到中科監察的銀行戶口。至今項目暫籌得三萬元,情況不理想。
■記者梁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