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香港偽長官鄭月娥與大商家密會,說曾邀八家國際公關公司協助,為其政府宣傳:「不幸四家馬上拒絕,擔心一旦支持今日的香港政府,將損其聲譽;還有兩家後來也拒絕與我們會面。」香港易手以來,香港偽政府每每把民望低落歸咎於「公關手段未善」。果然如此,行政長官一職不如由公關行業中人擔任。
美女從來不用多打扮,古人所謂「卻嫌脂粉污顏色」是也。西施荊釵布裙,不掩國色;無鹽塗脂抹粉,更見醜陋。鄭月娥以為香港憑公關手段就可恢復港英時代東方之珠美譽,等於說無鹽可藉脂粉化身西施。
唐朝中葉有個宰相叫裴均,「以財交權幸,荒縱無法度」,身故之後,其子以縑帛萬匹為酬,請韋貫之作墓誌銘。韋貫之說:「吾寧餓死,豈能為是哉!」他不能諛墓,怕污了名節(《新唐書》卷一零八、一六九);國際公關公司不能為鄭月娥政府宣傳,是同一道理。鄭月娥應明白其中因果關係,也應深知其政府國際上聲名之狼藉,怎可用「不幸」兩字輕輕帶過。她在香港可以指黑為白,天下悠悠人口卻不是她掩得住的。
六四之後,中共國際上備受制裁;現在,「制裁香港」的呼聲,也已在美、歐等地響起。鄭月娥主政不滿三年,就有此政績,可謂不負習近平重託。她要宣傳,不要謀於歐美公關公司了,找中共中央宣傳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