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談及無意中在家書架舊書「醒世恆言」內找到1981年的五篇舊稿剪報:談滙豐股票及租金管制,醒覺太陽之下無新事,地產、股票,就是香港人的生活重心,38年來我們圍繞着金融地產團團轉,在一篇舊稿(1981年4月24日)背後,有全是旅行團廣告,到日本東京、大阪名古屋團、七日收3480元,曼谷清邁芭堤雅豪華團團費2088元,清邁四天團1490元。看團費,38年之後,睇今年10月30日東瀛遊廣告,五天東京藏王團收7389元,升咗112%。在一篇1981年5月12日的稿件,「租金不應租管」內有提及1979年末香港擴大租管後,租金繼續上升,「一大梗房」之類月租千元,司空見慣,1979年大梗房月租一千,今天的劏房月租多少?聽說起碼七八千元。與旅行團費用比較,日本東京大阪團團費需三個半月梗房租金,今天只是劏房一個月租金,相形之下,旅行費用通脹率很低,遠遠不及租金上升速度,經營旅行團的旅行社能夠發達(例如康泰黃士心),經營手法令人佩服。
由於香港樓價高,今年雖然下跌,仍然在世界上高得驚人。地產基金經理張一鳴以前是著名地產分析師,近日透露在馬來西亞檳城首善之區買了一個2700平方呎單位作夫婦兩人退休之用,花了五百萬港元。如在香港半山區同樣大單位起碼售價八千萬元以上,比較之下,檳城樓價便宜得太多了。張一鳴對左丁山說:「其實一年來檳城樓價已上漲幾十巴仙,不過仍然遠低於香港屯門區!」於此可見,香港人為樓憂慮,確有道理,於是不少社會人士要求特區政府重推租金管制政策,以前不主張租管的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放口風,特區政府會考慮、研究!
有甚麼好研究的?租金管制一定減少租樓供應,租金上升,年青人更難租樓,林鄭月娥不信的話,請她到深圳拜會張五常教授,請教請教。張五常數十年前,精研香港租金管制政策,至今不見有其他經濟學家研究租管比他更深入。1981年港英政府發表「業主與住客(綜合)條例檢討委員會報告書」,建議放寬租金管制(當年太多人反對放寬),根據該委員會披露的數字,租賃市場的私樓單位只佔全部私樓的三成,空置樓宇總面積高達218萬平方呎,業主寧願空置也不肯放租,純粹因為怕了租管。當年如此,今次又如何?有人說政府已推出空置稅,不怕業主不放租,這恐怕與實情不符,現在的樓宇空置比率甚低,租管不會增加供應吧?看看今日三藩市、柏林的租管完全解決不到居住問題,羅致光IQ極高,不會只聽從民粹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