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遍佈全國的人臉識別應用,在內地開始出現反彈聲音。杭州一間動物園引進人臉識別技術,要求年卡用戶在入園前使用。不過浙江一名大學教授不滿新措施的安全與私隱性成疑,上月底將園方告上法庭。目前已獲法院立案受理。
位於杭州市區西南郊的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是內地國家4A級景區。動物園設有一年內可無限次入場的年票,有一萬多用戶。原以指紋打卡入場,但考慮到耗時較長,7月引入人臉識別檢票系統,「年卡用戶紮堆指紋刷卡,有的人突然指紋刷不進去,或者指紋機反應慢了,就會令門口排長隊十分擁堵」,職員表示。
冀官司規範人臉識別應用
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是年票持有者,他今年4月花1,360元人民幣(約1,514港元)辦理年卡。上月收到園方通知,要求他盡快到動物園辦理人臉識別登記。郭兵感到不滿:「像是之前換臉軟件飽受爭議一樣,我一直持保守態度的。」他稱政府部門出於公共利益採集訊息還能接受,但質疑一間動物遊樂場不用採集。「安全性、隱私性我都懷疑,萬一訊息洩露誰能負責?」
郭認為面部特徵等屬於個人敏感資訊,一旦洩露、被非法使用,極易危害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於是赴動物園與園方協商。結果園方拒絕為他退卡,郭遂提起訴訟。園方前天致電郭兵,提出以「年卡+身份證」的折衷方案解決,但郭依然堅持透過法律解決:「我起訴主要不是為了經濟損失。目前人臉識別應用存在不確定的安全風險,需要進一步規範。」
中國的人臉識別無孔不入,但也因此激起反彈聲浪。日前北京地鐵宣佈將應用人臉識別作為安檢,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隨即撰文反對,指出政府無權以安全為名,蒐集普通公民的生物數據。她感嘆:「(官方)對安保的無節制投入,究竟是要防誰……生活在這個社會,我經常感覺自己不被信任。」
人臉識別在海外也曾捲入官司。facebook在2010年推出標籤建議功能,透過人臉識別建議用戶在相片中標記好友。美國有用戶認為fb擅自收集用戶生物數據,將fb告上法庭。fb其後宣佈取消該功能。
浙江《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