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生可以有幾多個十年?像我可以有四個!護士生涯的第一個十年在兒科工作,當時嚴格遵守探訪時間。探期結束,便會看見爸媽不捨離去的臉容,繼而是嬰兒的哭聲大合奏,一個接一個,此起彼落。當時的我便自問,爸媽真的不可以陪伴生病的孩子?我的姨甥仍是手抱嬰兒時,曾經因病入院檢查,而我姐姐的說話一直藏在我心中,她說去到床邊時,只見到兒子渴望的眼神,說終於見到媽咪啦!
第二個十年,仍然在兒科工作,見到醫護與時並進,探期更是超時躍進至每天24小時!照顧病人我們貼「身」也貼「心」,父母自此可以黐身照顧孩子,了解治療過程。可是,當大家認為有父母照顧,醫護人員便可鬆一口氣時;偶然已甚焦慮的家長床畔目睹繁複難明的醫護程序,反可能放大疑慮,觸發誤會;不過,今天醫護人員已特訓成可將心比己、設身處地體諒為何母親由小「疑」變大「疑」,逐一及時妥善釋疑。
第三個十年的兒科是翻牆越壁,落區入屋,走向家庭全人治療、着重預防勝於治療,除了恒常住院的健康教育外,醫護們逐步落區入校,種植基礎健康知識和預防概念。我深信「三歲定四十」,成年人健康與否,建基於兒時的「健教」。
轉眼踏入第四個十年,我本着自己的初「心」,易地而處去感受及照顧病童。回想多年前,上司問我如何做「好」護士,我即時回應是:凡事用「心」、無愧於「心」。憑藉此心,我矢志繼續用「心」童行。
撰文:仁濟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病房經理盧翠瑛
逢周一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