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略談過「江戶東京野菜」名冊,是把江戶(東京)的古老蔬菜品種整理鑑定,重新向公眾推廣。這一個運動其實是源自於「江戶東京。傳統野菜研究會」,該會在八十年代便開始為保留傳統的東京農作物努力,找尋整理老品種的歷史、文獻、種子和食譜等等,成田重行先生就是聽了該會的一個講座而興起復育失傳農作物的念頭,經一番調查之下,發現於三百多年前在東京新宿一帶曾廣植一種特殊辣椒,而這種名為「內藤辣椒」的復育故事便由此而起。
日本古代的行政中心原本在天皇定居的京都,但當德川家康結束了戰國時期後,便把政經中心轉到江戶,在十七世紀開始了「江戶幕府」統治全國。德川家康把江戶的要衝地帶「新宿」冊封給心腹武將「內藤清成」作別苑居住守備,之後一直便由內藤家管理這一片土地。到了第八代將軍「宗吉」時,朝廷廣泛推動由西方引進的新興農作物,如番薯和辣椒等等,以改善糧食及經濟問題。
風行一時 多吃傷腸胃
那時內藤家管理的地方正是遍種辣椒的地方,辣椒在日本稱為唐辛子,原本就是以食療藥用的角色出現。當時這種令人發熱的蔬菜主要是配合蕎麥麵來吃的,現在看來也非常合理,因為蕎麥性寒,多吃易腹瀉傷腸胃,由辣椒來中和就最好了。辣椒跟德川家還有一個故事,就是現在大家在日式拉麵店必會看到的七味唐辛子,其實是在寬永二年的菊展中上呈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潮物」,受到點名讚賞而得以大行其道,直到現在。
可是時移世易,江戶幕府在十九世紀終結,明治的憲政時代開始,江戶易名東京,正式成為日本首都,開始了急遽的都市發展,內藤家的領地也重回國家手上。這時的新宿農田已用於住宅發展,內藤家的辣椒正式退出江戶這個歷史舞台,只剩下部份地方劃為農業及園藝的試驗場,即是現在的新宿御苑。
三百年前風行一時的內藤辣椒原本以為就只能在文獻中看到,但在十多年前,成田重行先生一路訪尋,除了整理好這種辣椒的歷史掌故之外,更希望可以找到種子從新栽培復育。他首先是找到內藤家的後人十七代家主內藤賴誼,核實了這一段歷史,再到位於築波的農產物資研究所得到了屬於「八重系」的辣椒原種種子七顆,成田先生就由這幾顆種子開始復育工作,經歷數年親自栽培繁殖留種之後,由七株變成五百多株,便開始分發予一些肯幫手復育的農家。
登陸名冊 失傳到再生
留而栽種是不能持久的,終有一日可能又會失傳,所以製定了一個兼顧教育及市場推動的計劃,第一步是在當年的原產地新宿推廣種植,在那裏的中小學義務教授內藤辣椒的歷史及種植技術。數年之後,新宿的學生們都重新知道原來都市化的新宿也曾有出名的農產品,令到這種辣椒再次在新宿扎根。同時成田先生把內藤辣椒註冊登陸在「江戶東京野菜」名冊上,向東京的農家推廣栽培這種古早辣椒,並生產多種不同的商品如七味粉、辣椒糖及和菓子,走進超市與百貨公司,令內藤辣椒成為新宿的知名品牌,有商機便自然有更多的農家願意參與了。
這一次東京行,成田先生就帶我們到了於新宿JR站附近的一所高中看看學生栽種的內藤辣椒,原來這所高中的位置正是當年內藤家的宅第所在,所以滿有象徵意味,跟着就是到武藏野館看看內藤辣椒跟武藏野館百周年紀念的crossover宣傳活動。東京農業行終於到了末章,由一個古老作物復興的故事作結。內藤辣椒由湮沒到再生,在成田先生一手完成,令人深深拜服,我也要好好的加把勁,不但要把祖傳的品種復育,也要讓香港農業再次變得有聲有色。
(東京農業行。完)
撰文:坪原猴
新界邊鄉成長的野猴子,拾起父母的鋤頭想保着最愛的農村風光人情,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赤腳走阡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