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地借出錦田棕地 建2,000伙臨屋

恒地借出錦田棕地 建2,000伙臨屋

【圖息民憤】
【本報訊】繼早前新世界發展率先以1蚊租地給社企後,有消息指恒基地產亦出招,計劃借出43萬呎、位於錦田的棕地,給予政府興建組合屋,預計3年內可建造約2,000個單位,將是香港歷年來最大的過渡性房屋項目。借地位置及詳情將於今日記者會公佈。

消息指,今次恒地打算借出棕地,供正在輪候公屋的劏房戶同低收入家庭入住,有關詳情會由運輸及房屋局在今天所舉辦的「同行.共創 過渡性房屋」研討會上公佈,屆時有局長陳帆、恒地執董黃浩明、社福界代表、建築測量界代表等出席。該43萬呎棕地的確實地段,按恒地於附近持有的棕地估計,或位於石崗,但恒地暫未有公佈,公關指現階段不回應。

李家誠接棒後,恒基地產今公佈借出43萬呎位於錦田的棕地予政府建過渡性房屋。資料圖片

僅佔土儲1%

政府目標在3年內,在全港興建一萬個過渡性房屋,但根據今年《施政報告》,截至2019年9月底止,現時香港只有約1,58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恒地今次恒基借地建2,000個單位,已是香港歷來最大的社會房屋項目,等同「認頭」於整個規劃至少20%。而恒地的農地儲備豐厚,現時擁有4,500萬方呎農地及棕地,今次借出只佔土儲約1%的棕地。

除了借出錦田錦上路地皮,恒地自李家誠上場後動作多多,早前提出準備捐出元朗等土地興建青年宿舍或其他社福用途作資助房屋之用;另外又向提供廉租空間給社企、非牟利機構及藝發局,且推動青年交流計劃及撥款支持青年創業計劃。

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蘇偉文曾強調,「過渡性房屋不會劏房化」,為了增加過渡性房屋吸引力,政府又加碼1.5倍預算,預留50億元作興建過渡性房屋,當中空置土地興建過渡性房屋,每個單位最多資助55萬港元,包括用作地盤工整及斜坡改善工程、搭建臨時構築物(包括組裝合成法)、修葺破舊處所、鋪設排水管或污水渠等。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認為,恒地借出地皮做法恰當,既能幫助社會,又能迫使政府加快基建,「借出來好過捐出來,捐地好似買佢怕。」

對於近日市場盛傳政府會加強使用《收回土地條例》的陰謀論,徐表示若然傳聞屬實,會侵犯私人財產權,非常反對,「恒地做法比較正確,能設下期限,借出地皮,既保障公司利益,不用擔心政府一借無回頭,又不令地皮因為過渡性房屋,而荒廢發展,拖慢香港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保持香港穩定。」

有指為應對《收回土地條例》帶來的政治壓力,四大家族正在「兄弟爬山」,恒地與新世界就分別「借地」和「1元租地」,長實創辦人李嘉誠則選擇派錢10億元,只有持有農地排行第二的新地未見任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