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海內外關注的中共第十九屆四中全會昨閉幕,新華社發全會公報聚焦中共管治現代化,全文鋪天蓋地歌頌「黨領導」,堅持黨集中統一領導,把黨領導落實到政、軍、民、學等各個環節,反映中共管治現代化其實就是一句話「黨領導一切」,而習近平就是黨的化身;全會大開歷史倒車。專家指四中全會公報顯示,習近平大權在握,在中共黨內地位依然非常穩固。
新華社報道,四中全會昨結束,與會202名中央委員、169名候補中央委員經一連四日閉門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會議沒有公佈決定詳細內容,但新華社發佈的全會公報已初見輪廓。公報全文5,273字,開宗明義強調,堅持黨的統一領導,「是中國國家制度及國家治理體系第一優勢」。「黨的領導」在四中全會公報出現多達數十次。
維護習近平核心地位
公報指,四中全會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強調要增強習近平提出的「四個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前總書記胡錦濤提出、習近平修訂的「四個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習的「兩個維護」,即「堅決維護習近平黨中央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黨領導一切」表述最早見於抗日戰爭中共在延安時期;文革期間中共領袖毛澤東再度提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鄧小平時代為避免黨政不分所帶來弊端,中共推行「黨政分開」的政治改革,且寫入1987年中共十三大報告;但習近平上台後不但重提毛澤東的「名言」,而且以此為由大肆集權,「黨管一切」實際就是「習管一切」。四中全會再度強調,反映習隨毛規,且勝於毛澤東。
或受壓少提中美關係
全會公報顯示,香港問題、台灣問題曾是四中全會議題;唯堅持完善「一國兩制」、推進「和平統一」也要在黨領導下推行;公報強調兩岸合作、深化兩岸融合、保障台胞福祉等,不提殺氣騰騰的「武統」。台灣陸委員會昨回應稱,台灣民眾堅拒「一國兩制」,只認可中華民國與民主自由制度。四中全會全力推奉社會主義制度,間接回應美國對中共制度的貶損。全會確認對中證監前主席劉士余的處分,增補央企負責人馬正武、「中國電磁彈射技術之父」馬偉明晉身中委。
時事評論員林和立表示,四中全會公報反映習大權在握,看不到他受到壓力。林認為習至少在兩個問題上面臨黨內壓力:一是中美關係,二是民營經濟。公報提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或反映中共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的支持者向習施壓。此外,黨內非「習家軍」或就中美關係向習發炮,故公報少提及中美關係,避免在受壓議題上着墨太多。
《蘋果》記者/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