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銀11年首減息滙豐:為企業信貸消費帶來及時雨

港銀11年首減息
滙豐:為企業信貸消費帶來及時雨

【本報訊】經濟衰退兼社會矛盾升溫,龍頭行滙豐昨迎來近11年來首次減息,今日起港元儲蓄及最優惠利率(P)各減0.125厘,分別降至0.001厘及5厘,幾間大行亦相應跟隨。美國是次減息0.25厘雖屬市場意料之內,但獅子行跟減一半幅度卻在預測之外;滙豐並已預告,因其儲蓄息率已幾近零厘,未來應該「減無可減」。
記者:劉美儀

降息後,滙豐紅簿仔5,000元或以上結餘存戶,以10萬元存款計,年息才收100元,意味僅夠1年買4份麥當勞最平的麥樂雞餐(25元一份),5,000元以下結餘無息收。另邊廂,供樓族亦會每月慳息,若以P作為按揭計息或拆息按揭(H按)封頂利率,以貸款額400萬元及實質按息平均2.5厘計,每月供款可省約264元。

三間發鈔銀行昨日減息,有望紓緩企業信貸壓力。資料圖片

存貸各下調0.125厘

滙豐對上一次調整P是去年9月底,當時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多次溫馨提示銀行加息機會極高後,滙豐終極一加,但「加唔足」,存貸各加0.125厘,今次減息可說還原上次加幅;滙豐減息後存貸息率水平,回復到2008年11月、滙豐對上一次減息後界線。

獅子行起動後,渣打香港亦將P下調0.125厘,由5.375厘降至5.25厘,紅簿仔利率亦減至0.001厘;其後恒生(011)、中銀香港(2388)、東亞(023)也同步跟減,傍晚中型行信銀國際,亦加入減息0.125厘行列。

面對逆權風暴,各行業營運困絀,撲水艱難,有分析指,雖然銀行大部份貸款都以拆息定價,但始終減息心理上有利寬鬆信貸,金管局新總裁余偉文上場後,運用釋放銀行資本的新手段,降低逆周期緩衝資本(CCyB)比率要求,鼓勵業界更多借貸,特別是支持中小企,現時配合減息效應,可算是做到「還(資)本於民,借貸自決」。

預告未來減無可減

滙豐亞太區顧問梁兆基昨表示,本港經濟下行,是次減息有望紓緩企業信貸壓力,振興消費市道,帶來一場「及時雨」,被問及是否政治任務救市?他回應香港是自由市場,每間銀行會考慮未來利率、經濟走勢及自身條件決定,也要顧及社會責任,在目前困難環境下「減息係可以」。

不過,他預告今次將會是該行今年內最後一次減息,即使美國12月再減息,滙豐儲蓄利率已接近零厘,「減無可減」。

渣打亞太區金融市場主管兼董事總經理陳銘僑認為,美聯儲12月有一半機會再減息,倘中美貿易談判破裂,便會促使美國再減息0.25厘,務求「買多次保險撐經濟」。

金管局昨隨美聯儲減息,將調貼現窗利率降0.25厘至2厘,余偉文稱今次減息反映美國認為全球經濟下行風險猶在,國際貿易磨擦加上本地情況,「香港經濟壓力唔細」,尤其對中小企有影響。美國會否繼續減息,目前走勢並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