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字咁淺:貓腸、蠶絲、釘書機 - 麥煒和

醫字咁淺:貓腸、蠶絲、釘書機 - 麥煒和

撕裂了的傷口便要修補,醫生修補傷口,當然靠外科縫合(Surgical suturing)。

講到傳統外科手術縫合物料,有一種叫catgut的─驟耳聽來,Catgut就像將貓兒開腔破腹,然後從貓腸抽出一絲絲的纖維,再用於縫合人體的內臟,儼如北歐傳說中的武者瓦爾基麗(Valkyrie;按:漫威電影也有借用作《復仇者聯盟》一角),殺掉敵人後以其腸臟筋膜縫紉戰衣,殘忍異常。然而,Catgut只是個稱謂,與貓完全無關(愛貓人士們大可放心了),前者是屠宰業的副產品,從棄置的牛羊腸臟漿膜提取膠原製成弦線,古時用於豎琴、提琴等樂器,後才兼作外科縫合物料。有說弦線本稱cattle-gut,及後順口省略為catgut,現已為鋼絲或人造纖維取代,但catgut一詞仍沿用於醫學界。

另一天然縫合物料是蠶絲(Mersilk;按:Silk即是由飛蛾幼蟲、毛蟲或蜘蛛等昆蟲分泌的蛋白質聚合而成的絲線),如果以弦線作手術物料的靈感是來自樂器,利用絲線的便顯然源自縫紉衣裳了。Mersilk與catgut好處是拉力強勁(詳情請參考電影《蜘蛛俠》),能固定傷口使其癒合,當中catgut會被人體分解,故毋須拆線,適用於縫合體內器官,而mersilk在傷口癒合後需要人手拆掉,因此多作縫合表皮之用。今天,很多手術已改以人工聚合物(Polymer,如Prolene、PDS等)的縫線代替天然物料了。

不得不提還有別於傳統縫合的surgical stapler,這裝置就像釘書機,能打出多枚金屬夾釘將傷口兩邊喀喀喀地固定起來(如筆者講解不夠傳神,可參考近期網上討論區或手機組群廣傳的術後圖示),這樣醫生便不需逐針逐線縫合傷口。研究證實,以金屬夾釘處理頸部傷口比傳統縫合速度快十倍,而且癒合後的外觀及拆除夾釘時的痛楚也沒明顯分別(Batra et al, 2016)。Surgical stapler最初由蘇聯及東歐國家開發,英美引人加以改良後,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已成為標準的手術儀器。

麥煒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