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終審法院是香港司法制度最後把關,隨着首席法官馬道立昨宣佈退休,有消息指,「大熱」接任者為現任終審法院常任法官張舉能。張過往曾處理不少敏感案件包括「DQ梁游」案,立場顯得較傾向政府,有大律師擔心張上任後,終審法院立場會更趨保守。
58歲張舉能為現任終審法院常任法官,近年曾審理多宗矚目案件,包括梁頌恆及游蕙禎被DQ案。2016年青年新政梁頌恆、游蕙禎因拒絕宣誓,遭高等法院取消立法會議員資格,高院表明判決不受審訊期間的人大釋法影響,二人就此提出上訴,時任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張在判詞指出,《基本法》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可凌駕立法會,故全面採納當時的人大釋法,駁回二人上訴。
2014年11月佔領旺角期間,有小巴、的士及巴士團體申請禁制令獲批,有市民曾就此提出上訴許可,但被兩名法官包括張舉能駁回。張在判詞中指,被告與其他示威者一樣,無權佔據及堵塞馬路,強調法庭有責任保障市民享有基本法保障的權利,不論示威者自覺有何等高尚的意願,都不能作出非法行動,令他人的權益受損。
曾處理DQ梁游案
有不願透露身份的大律師說,一直很希望馬道立申請延遲退休六年,對張舉能接任有憂慮。他認為中央不會准許立場相反者擔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一職,擔心張上任後會令終審法院更趨保守。
前大律師公會主席、資深大律師梁家傑則指,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繼任人將面對三大挑戰,包括人大常委「不吝嗇」其釋法的權力,法院會面對司法自主權削弱,要如何應對釋法的威脅,將考驗法官的智慧,香港市民對法官有期許,太離地會令人失望。
■記者呂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