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寫週記:肺炎 - 鄭志文

家庭醫生寫週記:肺炎 - 鄭志文

肺炎是嚴重疾病,可以致命。平素健康人士,可以因急性肺炎死亡。在長者及長期病患者群組,肺炎致命率高達三成。在2017年,香港總共有8,032人死於肺炎,是總死亡人數的17.5%。肺炎在死亡原因排第二位。

最近幾星期,遇到幾位患上肺炎病人。有健康壯年人士的典型細菌性肺炎。有長者的肺炎,需要入院治理。有由肺炎支原體引致的小童非典型肺炎。亦有初生嬰兒由RSV(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致的急性肺炎,需要急救。

診斷肺炎,對家庭醫生是挑戰。但根據或然率和流行病學,家庭醫生一生會遇上無數患肺炎病人。大家網上看資料,可能會以為診斷肺炎沒有甚麼難度。大部份肺炎可以在胸肺X光看到線索,而電腦掃描可以看得很清楚。誤診肺炎為其他較輕微疾病,是否醫生功力不足?是否不會做檢查照肺?是否不會看肺片?

很多人,包括醫學生,都犯了根據書本對一種病症的描述,而以為診斷那種病症不難的謬誤。想想一位家庭醫生的日常工作,面對不同的各種病症,其中很多是發病初期,病徵並不明顯。例如,早期肺炎,可以是低燒、頭痛、少許咳嗽。這些病徵,和傷風感冒相似。家庭醫生可能每看1,000位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其中一位是患上肺炎(肺炎是下呼吸道感染)。要為每一位病人安排照肺或電腦掃描並不可行。所以臨床檢查和醫生的判斷十分重要。病人遇上病情轉差,亦應立即再找醫生覆檢。

肺炎只是肺部發炎的統稱,當中種類繁多,有不同致病因素,並不單是病菌感染。所以肺炎的診斷和醫治十分複雜,可以寫成厚厚的教科書。大家未必能夠單憑網上看資料就能掌握全部。以下是一些個人經驗分享。

1.肺炎不一定咳,甚至沒有發燒。

2.診治肺炎,可以是分秒必爭的事。電視劇集「醫神」(House)中,很多情節未必反映醫療事實。但主角醫生常說的,病人情況危急,如果堅持等化驗結果才行動,病人早已沒命。有些嚴重肺炎,就是這種情況。特別是小童和長期病患長者,肺炎可以幾小時內致命。

3.典型肺炎和非典型肺炎由不同菌種引致,用藥也不同。對付典型肺炎細菌,例如肺炎球菌,會使用amoxicillin,或加入clavulanate。對付細菌性非典型肺炎,例如退伍軍人症、肺炎支原體等,會使用macrolides或doxycycline等。所以,醫生有可能同時處方兩種抗生素,甚至加入針對流感肺炎的特效藥。

4. 肺炎有預防疫苗,提供一定保護,包括13價及23價肺炎球菌預防針和流感針。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鄭志文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