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周二大勝灰熊,最搶鏡的當然是帶肩傷上陣的大前鋒安東尼戴維斯(左)。此子只打三節,便完成40分及20個籃板的壯舉,加上以逾96%的命中率射入26球罰球,打破了湖人隊史紀錄。湖人教練禾高(Frank Vogel)今仗不時把AD和其他兩位中鋒懷特侯活(Dwight Howard)及麥伊(JaVale McGee)同時派落場,保持場內有兩位高佬,重現雙塔陣。
今季不少球隊用上雙塔,帶起另類風氣,主因是高佬的變奏,不再如昔日般以內線得分為主,沒有了位置重叠的問題;現在不少高佬射程都去到三分,也有出色的傳球技術,進攻時可當後衞用。正因如此,禾高用上「雙塔」時,很多時把AD拉到外線,另一正中鋒就升上高位,LBJ等便有更多機會在elbow位直接切入;其他隊友就看其切入路線後上接應,又或在外線伺機開火。
數數聯盟較出色的雙塔,包括76人的賀福特(Al Horford)和艾比迪(Joel Embiid),公鹿的「字母哥」和B盧比斯(Brook Lopez),活塞則是杜蒙特(Andre Drummond)和比歷克格芬(Blake Griffin);三隊的Twin Towers中,只有活塞的杜蒙特不具備三分能力,近似傳統中鋒,其他幾位都相當全面。至於B盧比斯剛好相反,上季三分破紀錄,今季反而多打低位,令字母哥可以遊走外線,更加自由。AD和字母哥等可運球的高佬,不打背籃的好處是可做到更多傳球,也更易在切入時博得罰球。
AD如同《Slam Dunk》中山王中鋒河田雅史的成長經歷,糅合了中鋒的身高,後衞的身手,很多時拉下籃板後,自己東岸帶到西岸;有時他帶到罰球線附近停下,這是打快攻的大忌,因為既易被人守死,也難以看到隊友後上接應,但有中鋒身高的AD此時轉打背籃,追回來的防守者多數是較矮小的後衞,又奈何不了他。
AD今場並非100%,右肩傷患還是有點困擾,賽前兩小時還是上陣成疑,想不到在第三節大爆發成為贏波功臣;很多細微處都見到AD的傷,例如侯活想拉起他時,AD小心地不伸出右手,以及換出場時立即在肩膀敷冰,幸好灰熊內線沒有人去頂。
三個不同類型的高佬,讓禾高戰術上有更多變化,是藉AD令對手出現錯對防守(mis-match),他的存在有如杜蘭特,用高佬守他不夠快,夠快的又不夠高;AD的射術和突破當然不及KD,但他的優勢是有更多的背籃技術,基本上定位是大前鋒,也能推上去打中鋒,防守時守3號位也無不可,因為可藉長臂來補足重心較高的問題。
雖只打了幾場比賽,但AD看上去的重要性已與LBJ不相伯仲,如單計防守更是超出甚多;可以這樣說,沒有了AD,湖人頓變普通強隊,肯定無可能爭冠。目前我還不知道古斯馬(Kyle Kuzma)的進步如何,如果他的進攻可以去到20分等級,那至少可以分擔部份責任,但防守上肯定起不了太大作用,也證明AD無人可以取代。所以湖人高層以至球迷,都要求神拜佛,希望AD不要受傷。這刻的湖人看似是冠軍熱門,但以戰術和陣容來看,其實不如想像中強大;就算真的搶下伊古達拉,也改變不了這事實。
仙道彬
熱愛睇波,更愛落場打波
http://www.facebook.com/sendoh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