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難抗爭 外媒料示威加劇

體制內難抗爭 外媒料示威加劇

【本報訊】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前日被取消參選區議會資格,很多國際傳媒分析認為會令前線示威者對體制更失望,令動盪局勢惡化。

《紐約時報》詳細報道DQ事件,更罕有極速發佈中文版報道。文中提及11月區議會選舉通常圍繞地區議題,但今屆有明顯政治意義,港府是「打擊市民希望將怒火轉化為選票」的想法。《時代》周刊指,區議會選舉結果可用來測試公眾對示威活動的支持度。

《華郵》:港府恐懼自由

《華盛頓郵報》認為港府DQ黃之鋒反映對自由的恐懼,香港政治自由再受大挫折。黃之鋒雖非反送中示威核心人物,但仍是最受國際認可的民運人士,港府打壓他會激化公眾對香港政治權利惡化的不滿,預期會令不少選民對建制派候選人生出反對情緒。

《華爾街日報》提到香港政府近年多次DQ參選人,加深年輕一代對於香港自由收窄的恐懼,這正是近月示威的導火線,站在前線的年輕人訴諸武力抗爭,正是因為認為代表他們的聲音被拒諸門外,另一個風險是影響區選未必如期進行。

Quartz網站形容黃之鋒參選是對體制的「壓力測試」,港府若容許黃參選,會令示威者覺得體制內仍有抗爭空間,DQ黃之鋒則令示威火上加油。

美國資深記者齊邁可(Mike Chinoy)指,黃之鋒雖然表現出願遵守遊戲規則但仍被DQ,除了令示威者覺得在現時體制中要發聲已無可能外,美國兩黨議員將事件看在眼裏,《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通過以及獲總統特朗普簽署的可能性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