顎骨矯形手術的目的主要是把上下頜的不理位置及關係改善,但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希望把顎骨延長,可能便需要牽引成骨術。
牽引成骨術是通過手術,用機械裝置拉伸分開骨段而產生新骨的過程。牽引的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潛伏期、主動牽引階段和鞏固階段。手術把顎骨分開後,我們便會把牽引器裝上。等待5至7天血凝塊轉化為結締組織(潛伏期),便可以開始透過轉動牽引器,把顎骨慢慢拉長。通過每天轉動牽引器裝置1mm,骨段之間會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把骨頭再生(主動牽引階段)。當新骨到達預計的長度後,我們需要等待骨骼成熟,達至在牽引器被移除後仍具有足夠的穩定性承受功能性的負荷(鞏固階段)。
這種技術最初於1905年被骨科醫生用於腿部拉長。它之後被廣泛應用於矯正嚴重的創傷性骨傷和畸形。它於1992年首次應用於矯正頜骨畸形。我們自1995年開始應用該技術,多年來對該技術進行了基礎和臨床研究,並於許多國際科學文獻刊登。從基礎研究來看,如與腳骨相比,只要通過略微不同的骨再生過程,牽引成骨術便可以可靠地使頜面骨和軟組織再生。它的成骨速度可以通過增加轉動速率和節律,以及注射骨塑型蛋白來加速。相反,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吸煙可能會損害正常的骨癒合,以及牽引成骨術成效。
臨床研究表明,牽引成骨術對糾正嚴重的顎裂畸形,重建顳下頜關節強直,改善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等特別有用。我們也發現牽引術可以改善面部外觀,以及咀嚼、言語和呼吸等功能。一些出生時頜骨非常小的孩子可能需要進行氣管切開術並在醫院居住多年。通過牽引成骨術矯正他們的小顎,以至他們可以通過鼻子正常呼吸,不需要氣管造口,正常說話並從醫院出院。該技術也可以改善患有嚴重頜面畸形的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質量。
撰文:香港口腔頜面外科學會張念光醫生
隔周三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