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逆權運動持續五個月未見曙光,政府預告第三季本港經濟或進入技術性衰退,作為各行業融資水源的銀行業前景亦艱難,龍頭股滙控(005)前日季績欠佳,旗下香港區稅前盈利增長微,掀起銀行股再被質低序幕。繼月初大摩吹「摩笛」唱淡後,「細摩」摩通昨預測因抗爭升溫經濟惡化,在房地產價格急挫、資金外流及貸款勁跌等最差壓測模型下,港銀明年盈利將跌24%至45%,後年降39%至67%,香港或不再是存戶「避風港」。記者:劉美儀
滙控、恒生(011)、東亞(023)及大新(2356)等銀行股昨下跌,幅度介乎1.08%至1.9%。
削恒生目標價至142元
一向靠本港品牌成功的恒生,因本地含量過重被摩通認為受壓最大,報告指其負債(儲蓄存款)偏高,息率周期對淨息差影響顯著;資產組合又集中以港元為單位,故摩通大削恒生目標價29%至142元,投資評級由中性降至「跑輸大市」。另一受壓股為東亞,目標價調低16.5%至17.2元,恒生及東亞昨收報164.2元及18.6元。
按摩通最差壓測估算,銀行股面臨住宅價格跌30%、零售及辦公室租金各跌30%及40%等寒冬考驗,導致信貸成本上升及投資性質持有的房地產組合,按市價入賬錄得損失;資金外流引發同業高息保衞存款(定存息率料升1厘),及個別銀行貸款未來兩年按年跌7至11%情況下,港銀盈利明年將勁跌。
料中銀第3季溢利升6%
渣打今公佈第3季業績,部份券商估計集團稅前基本盈利按年跌4至升6.5%;中銀雖不公佈季績,但今會披露季度重要財務指標,大摩料其第3季撥備前經營溢利按年升6%。
此外,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稱,香港社會動盪對銀行業影響料仍可控,維持對香港銀行業在國家地區風險評估(BICRA)中的第二級評級不變,與奧地利、新加坡、加拿大、德國等地同等。
另外,金管局提交立法會文件指,8月底人民幣銀行貸款餘額1,319億元人民幣,未償還點心債餘額1,644億元人民幣,首八個月點心債發行量為254億元人民幣。
因信貸資料庫環聯早前爆出保安漏洞,該局已與銀行界展開商討,包括研究及落實引入多於一家個人信貸資料服務機構。
因應2021年底後倫敦美元同業拆息(LIBOR)可能不再存在,財資市場公會就採用港元隔夜平均指數(HONIA),作港元同業拆息(HIBOR)備用參考業界諮詢,已於5月完成,今季公佈諮詢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