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章離開中大到政府任教育局局長之時,港大已宣佈了找到新校長,就是新亞校友徐立之,記得不少校友當年大呼可惜,說如果李國章早些離任,中大便可以聘任徐校友為中大校長了。很多時,世事講時機,倘時機不合,即使有滿腹大計,也是徒然。
金公(金耀基)捱義氣當校長期間,中大努力搜尋新校長,卒在2004年由劉遵義教授接棒。劉遵義是國際經濟學界大名鼎鼎的教授,1973年左丁山在曼谷法政大學念碩士時,教授派閱的論文,有幾篇是一位Lawrence J. Lau寫的,左丁山還以為是一位老經濟學家如蔣碩傑、劉大中、費景漢、鄒至莊一輩華裔美國人經濟學家,怎知道教授說:「Lawrence Lau只比你們大兩三歲!」同學們聽了:為之震驚,想不到Lawrence Lau是一位學術神童。他32歲(1976)便成為史丹福大學正教授,更令經濟學術界矚目。
劉遵義出生於貴州遵義,並非以中國共產黨遵義會議(第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遵義召開,增補了一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叫毛澤東,奠定了毛澤東的政治生命)為名,他對左丁山說過:「其實是當年逃避戰難,十月懷胎的母親走到遵義市就把我生下來,故此取名遵義。」想不到後來他到大陸教書,遵義之名成為招牌,中共黨員人人都知道遵義會議的呢!劉教授家世顯赫,不用多說,幼年來港,入讀聖保羅男女,成績均名列前茅,1962年會考狀元,與李國章同班。左丁山曾笑問李國章:「讀書時,你們怎比較?」李大笑:「會考後我去英國讀預科,劉遵義直入史丹福,到我入劍橋時,他已到柏克萊讀碩士,你話邊個讀書叻?」
劉遵義上任不久,便找左丁山吃午飯,向他提供與校友、學生對話的方向與意見,他果然照辦。但兩次之後,他覺得花時間無效果,不再跟進。事實上,劉校長的IQ極高,吸收能力極強,別人講了一步棋,他已想到第三四步,故此常覺得向別人解釋第五步是花時間之舉,公關不做也罷,也不怕被人罵。後來他在中大時學生報有色情稿件事件、教學語言事件、開辦新書院事件、各學院院長(Dean)由推選制改為全球招聘制,均飽受抨擊。但他不在乎,學生鬧事是短暫的,劉校長推動的改革則是影響深遠的,如院長聘任制,新書院及增加英語教學科目,加強中大國際化等,現已證明對中文大學十分有利。他而且特別擅長籌款,為中大解決了不少宿舍缺乏的難題,一些校友認為他對中大疏離,無感情,其實很不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