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題:萬億富豪「被判罪」掏空身家揭露中共掠奪民脂

兩岸專題:萬億富豪「被判罪」掏空身家
揭露中共掠奪民脂

總值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2.2萬億港元)的安邦集團,曾經一度登上世界舞台。中國富豪縱使穿得如何光鮮,在中國特色的法制之下仍然朝不保夕。中共一句「集資詐騙」,鄧小平前外孫女婿、安邦集團創辦人吳小暉立即「玩完」,判監18年,沒收857億資產(約950億港元),遍佈各地的業務隨即煎皮拆骨,律師形容安邦是「被妖魔鬼怪捉去準備食肉」。錢被搜刮完了,人也未必保得住!吳母擬探望兒子,不料連續28次申請探視均遭拒絕。兒子生死未卜,她一怒之下大爆中共借安邦之名乘機侵吞299間民企,僅一間民企的其中一個項目已勁賺超過124億(約137億港元)。然而,協助吳母伸冤的律師,現已被當局吊銷牌照。

安邦集團前董事長吳小暉被捕,判囚18年兼沒收857億資產。 資料圖片

吳母林香美發公開舉報信指責保監會侵吞民企。 互聯網

李明持有的遠洋集團旗下公司,用約6億人民幣投得市值130億的西溪公館。 互聯網

西溪公館是杭州著名的豪宅區。 互聯網

以集資詐騙之名 追繳833億

年過70歲的吳小輝母親林香美在微信有一個公眾號,相片是「我要見我兒子吳小暉」。9月30日,她第28次前往上海寶山監獄,欲與兒子見面。與之前27次一樣,她半步都踏足不到監獄,保安稱「不了解情況,不接待」,連打電話傳遞都不肯。今次更有警員出來驅逐,斥之「等通知,以後不要來了」,她激動得心臟病發。吳小暉已經超過一年沒見到律師,母子在一牆之隔,被監獄無故打斷28次的見面機會。李金星律師獲林香美所託處理案件,但他的律師執照現時已被官方吊銷,外界指與他代表吳案有關,惟他否認。

根據內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監獄法》第48條:「罪犯在監獄服刑期間,按照規定,可以會見親屬及監護人。」若不能即時安排,監獄須在48小時內重新安排。另一位曾代理吳小暉案的周澤律師認為,官方阻撓吳小暉母子見面的做法違規:「禍不及家人,無論多大的案子,當事人和親屬都有理由依法申訴和控告。」

為何中共在此案不惜做到滴水不漏呢?周澤認為「敏感背後是利益」。現年53歲的吳小暉在去年8月被指「集資詐騙、職務侵佔」,一審判18年,沒收105億(約116億港元)。吳不服上訴,上海法院維持原判,但竟「追繳其違法所得總計752億元(約833億港元),前後合共857億」,前後總計收多6倍價錢。這種徵收「違法所得」並不合理,吳母林香美指「沒有經過審理、沒有告知,沒有抗辯」。周澤認為接管組單是剝離的安邦資產已超過萬億,法院僅指吳小暉集資詐騙652億(約723億港元),安邦不可能無錢賠,根本不需接管。周說:「保險公司是沒錢賠付導致哪個險民利益受損了嗎?被害人在哪裏?」

借接管之名 連環接手299間民企

這752億元,似乎不是吳小暉違法所得,而是安邦集團接管工作組組長何肖峰,甚至是中共政府的違法侵吞的違法所得。林香美近日發公開信,舉報接管工作組的黑幕,接管工作組在去年由保監會(現稱中國銀保監會)指令成立,原則是「保持安邦集團穩定經營,依法保障保險消費者及各利益相關合法權益」。不過,林香美發現工作組借接管名義,竟連消帶打接管與安邦合作的299間公司,部份是吳只擁有部份股權,部份甚至與吳無關的公司。接管小組一來,公司就被完全控制。這些公司的股東無被知會,權益完全被忽視。律師周澤反問:「銀保監對安邦及其股東股權、資產的處理,是否需要遵從公司法、物權法的規定?」

浙江的西溪置業是299間被工作小組無故接管的公司之一,公司旗下有豪宅地產項目西溪公館,項目總值是130多億(144億港元),公司與安邦集團並無股權關係。接管小組將西溪公館委託給李明的遠洋集團管理,西溪公館所得仍然上繳西溪置業,遠洋無法獲利。舉報信指接管小組與遠洋集團合謀,由接管小組操控的安邦資產以「公司違約」為名,巨額控告西溪置業及西溪公館等六間被無故接管的公司,起訴金額90億(100億港元),違約金便已40億(44億港元)。控告及被告都是由接管小組控制,被告「缺席判決」敗訴,結果西溪公館100%股權被拍賣。

劉銳紹

打壓民企搜括民脂 足證國庫空虛

天價西溪公館,只有一間公司入標,結果中標者北京邦邦只用5.98億元(約6.6億港元)便購入總值130億的地產項目,足足節省了124億,勁賺20倍。有趣的是,北京邦邦正是遠洋的公司,當日由安邦用0元轉讓了50%的股份。換言之,一間由遠洋託管的地產項目,涉嫌經過安邦自製的訴訟,正式變成遠洋的項目,遠洋背後的大股東,則是國務院操控的中國人壽保險。因此,接管小組初心「保持安邦集團穩定經營」,其實是賤價出售予國企賺錢。無怪乎周澤形容:「吳氏小暉被關被判,財產被剝奪,不讓家屬探視,不讓律師會見,這是比唐僧西天取經途中被妖魔鬼怪捉去準備吃肉更可怕的事!」他質疑官方做法是否逼迫吳小暉配合處置安邦,以他所知目前連吳小暉的妹妹吳曉霞亦被控制,他直斥保監會「吃相太難看了。」

事件也許並非法律問題,而是政治清算,搶奪民脂民膏。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像安邦這些大型企業早已能走出國際,成為了國家級走資渠道。中共雖然可用金融方式處理,但無法完全杜絕資金流失,加上不少黨內高幹子弟都通過大型民企走資,實際上是「撬中央牆腳」,故中央想在民企參一腳盯實。事實上,安邦背景充滿紅二代色彩,吳本身是鄧小平的前外孫女婿,已故中共開國元帥陳毅之子陳小魯、前總理朱鎔基之子朱雲來及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亦一度擔任集團董事,全盛時期2萬億資產,購買力驚人,一直被指是中共的「白手套」。

資深銀行家、美國銀行及中國建設銀行(亞洲)前高級副總裁吳明德認為,安邦的情況不算孤例,阿里巴巴的馬雲、騰訊微信的馬化騰及百度的李彥宏突然全數辭任,集團亦安插不少「政府代表」。此舉其實是中共對民企的新打壓方法,要在巨型民企奪取民脂民膏。他解釋,中共自江澤民、胡錦濤執政後,不少資金外流,目前中美貿易戰已開打了一年多,在體制內的儲備已見不足,「沒有真金白銀打呢場仗,最好就是將大企業的現金自己拿來用,接管他們,充實國庫。」他認為搜刮民脂民膏是中共的最後一步,證明經濟問題嚴重,當民脂民膏在民間搜刮到盡的時候,政權便步向倒台邊緣。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