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銀行靠息差食糊,當利率及經濟環境遇逆風就神仙難救。滙控(005)昨第3季業績遜預期,股價在港曾跌逾3.5%。臨時行政總裁祈耀年宣佈,因收益薄弱,尤差於年中時預測,「不再預期明年底有形股本回報率(RoTE)超過11%的目標」,罕有地未埋單已投降。
記者:劉美儀
對外界關注的裁員數目、節省開支及其他精簡指標,祈耀年稱要到第4季才揭盅。管理層又預告倘集團收入續惡化,第4季及後續表現可能「出現重大撥備」,包括要作商譽減值,以及額外重組準備。
預期信貸損失勁升74%
滙控第3季預期信貸損失(撥備支出),以按年及按季計,已分別勁升74%及59%,季內計入額外客戶賠償準備及遣散支出共7.26億元(美元.下同)。
受開源困乏及撥備飆升等雙重夾擊,導致業績令人失望的滙控,昨日在港股價逆市下跌,一度插穿60港元關口,收報60.25港元,跌2.3%,股息率6.6厘(當下購買滙控的收息回報率),倫敦開市後一直在60港元以下徘徊。董事會宣佈第3次股息每股0.1元,財務總監邵偉信重申,全年派息維持每股0.51元(約4港元)不變。
按列賬基礎計(無扣除特殊因素),第3季滙控稅前盈利按年倒退18.3%至48.37億元,低於15間券商預測中位數跌10.6%的幅度,盈利分佈照舊一面倒傾斜亞洲區(包括香港),經調整稅前盈利佔比高達九成。
股本回報率是衡量股東投資回報及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標,8月突然離職的前舵手范寧,去年中策略日訂下有形股本回報率明年底須超過11%的目標,不過今年第3季滙控有關比率僅6.4%,管理層宣佈提前放棄。
傳裁萬人 「數目是謠傳」
任內曾多次瘦身的前大班歐智華,亦試過修訂目標移船就磡,2015年2月底公佈年度業績時,歐智華稱為配合壓測等監管要求令成本加重,將原訂於2016年達標的12至15%股本回報率,調低至10%,又把成本效益比率維持50至60%區間目標,改為收入增長超過成本增長(positive jaws)。
生意淡薄,惟有節流求生,彭博多次引述消息報道,謂滙控繼8月初已公佈縮減逾4,000個職位後,擬再裁減高達1萬個職位。祈耀年只回應說,「此乃謠傳,我們沒有這個數目」,但拒絕講述他掌舵至今兩個多月,裁員及節省成本等具體數量,亦無直接回應去年策略日,集團豪拋明年底前投資多達170億元推動業務及科技壯語,是否已放棄。
祈耀年只重申,對一些高增長市場包括香港及亞洲,會繼續投資及增聘人手;邵偉信亦補充,集團會將回報偏低市場的資本調往較高地區發展,在資本充裕及符合監管規定下,明年或以後會繼續回購股份。截至9月底,滙控全職員工總數為23.7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