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不一定可靠,在內地甚至可能是騙局,去年的河南「水氫引擎」堪稱經典。研發該引擎的公司「青年汽車」聲稱「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獲市委書記及市長的加持,青年汽車於去年底獲市政府大筆投資4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44.4億港元)。
市政府「中伏」
當時報道一出即引發廣泛質疑,被認為是一樁騙取國家補助的項目。內媒當時發現該公司工商登記的電話根本無人接聽,其與氫能源相關的唯一專利也竟是「外觀設計」。更令人吃驚的是,公司董事長龐青年早已被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對於水氫引擎,上海交通大學內燃機研究所的管斌副教授已直指「那不行」、「是假的」。他當時明言,所謂水氫引擎,實際上就是「氫燃料電池」,以氫氣作為動力,但並不是簡簡單單「加水」就可以運轉,涉及一系列複雜物理化學反應,目前相關技術在日本應用得較好,但在中國則還未進入實用階段。北京汽車董事長徐和誼更公開表示,從理論角度是行得通的,但是從經濟性的角度來看就完全不可行。
《南陽日報》/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