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治局上周四(24日)集體學習主題是區塊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其後更大談發展區塊鏈,外界認為對相關行業是一大利多,一眾區塊鏈概念股暴升。分析指出「區塊鏈不等於虛擬幣」,為接下來可能的炒作打預防針,也有專家警告勿重蹈P2P的覆轍。
行內「騙子佔了一大半」
財經媒體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昨日引述商務部CECBC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吳桐說,區塊鏈和政務系統的融合有重要意義,「不僅不會去中心化,還會通過訊息集成化等渠道提高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他並表示,區塊鏈不會成為監管外之物,而會成為監管的牙齒和新的治理工具。
文章也引述如是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張楠表示,目前中國區塊鏈行業龍蛇混雜,「可以說騙子佔了一大半」,如何正確利用區塊鏈技術是個大挑戰,否則可能會重蹈P2P的覆轍。內地政府曾在2014及2015年鼓勵包括P2P網絡借貸在內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後來發生多宗互聯網金融詐騙案,導致多地發生維權後,政府始開始強力整頓。
內地官方曾在2017年9月初宣佈禁止利用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融資(ICO),並強制關停境內的數位貨幣交易所。此次中共高層釋放發展區塊鏈的訊號,虛擬貨幣在內地的發展引來關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高敏26日撰文指,「鏈是鏈,幣是幣,兩者有關連,但並不一樣」,區塊鏈更側重底層基礎設施的建設;政治局表態代表政府將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甚至國家級的數位貨幣也將公佈」。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