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里島雖然是印度教的地盤,但印度人卻不多,在島上玩了五天,見到的印度人比在尖沙咀見到的印度人少得太多。但是印度教卻在島上深入人心,處處神廟,雕梁畫棟,刻畫的全是印度神仙。
到了峇里島,會想起柬埔寨暹粒的吳哥窟。吳哥皇朝的皇帝有許多信奉印度教,還有同時信奉印度教和佛教。所以吳哥城裏才有那麼多精緻而數量龐大的石雕群。吳哥窟除了石雕,還有許多大型石刻壁畫,壁畫上全是印度神話故事。記得第一次去之前,為了看懂這些壁畫,預先看了許多印度神話。印度神話的想像力非常豐富,說神性說得十分人性。
還會用來解釋自然現象,比如說有一個惡魔在宴會偷吃東西,月亮見了就去篤灰,令這個神仙被砍了頭,祂很憤怒,懷恨在心,所以每次看見月亮,就會一口把月亮吞掉,但祂那個頭是被砍掉的,所以這頭吞掉月亮,那頭月亮就從祂脖子的斷口中掉了出來。印度神話就是這麼解釋月蝕的。
對於創造神、保護神、毀滅神這三大神仙,教徒們只重視後二者,因為世界已經創造了,齋打完了,打齋的和尚就不那麼重要了。三大神裏,最有魄力的是毀滅神濕婆,祂被塑造得英俊白淨,額頭上還有第三隻眼睛。祂也是性能力的象徵,有一則神話說祂有一次跟老婆性交,交了一百年還沒有完事,驚天動地,天上的神仙既震驚又多事,就齊心協力將兩公婆扯開,一扯開濕婆神就射了,精液從天上嘩嘩而下,流到人間,變成一條大河,這就是印度的生命之河,叫恒河。
這種生動有趣的故事,在印度神話中比比皆是,知道一些,到了印度教的地頭上,隨口說說,人家會當你自己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