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持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香港逆權運動烽火連天下,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大會(下稱:四中全會)今日正式揭幕,聚焦中共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中共宣傳機器會前放風,指提升管治水平不是搞西方化、資本主義化,強調運用大數據促進管治現代化。專家預期,中共對人民的監控將會更加嚴密,以鞏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權力,料習近平對人民的監控比毛澤東更嚴厲。
四中全會今起一連四日在北京京西賓館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將在會上向中央委會員報告工作,近400名與會的中央委員及候補中央委員亦會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料會議觸及中美貿易戰、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香港反送中運動等棘手問題。
官媒放風:絕不搞西方化
中共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現代化明顯是四中全會焦點,但內容諱莫如深。內媒光明網發表題為《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在即,10個問題幫你了解》的解說文章,披露治理體系及能力現代化內容,強調推進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絕不是搞西方化、資本主義化,強調中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治理體系和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反映中共推進管治現代化,旨在維持中共管治。
文章指出,推進治理體系及能力現代化包括運用大數據等五大範圍,強調要用大數據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建立健全大數據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機制,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
料觸及貿戰港反送中問題
路透社引述中方知情人士稱,四中全會將會啟動改革方案,討論如何改善管治,指中共有需要改造整體國家治理能力,適應全球規則改變以及抵擋外部風險帶來的壓力測試。消息人士指出,中美貿易戰令中共的管治壓力加劇。兩名有份審閱四中全會公報初稿的中共官員表示,公報內容以政治為主,聚焦意識形態創新。
資深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蘋果》表示,大數據等高科技若得到善用,可以有助防止罪惡,甚至發展經濟,但若管理不善,成為監控人民的工具。他指出,中共對互聯網的監控近期不斷升級,亦將監控範圍擴大到宗教以及祠堂等非宗教鄉村傳統力量,無限收緊內地思想及意識形態,相信在四中全會明言提升中共治理現代化及內媒吹風用好大數據下,中共會動用包括社會信用系統在內的黨、政、軍所有專政機器,加強對人民的監控,以鞏固中共權力、鞏固「習核心」。
光明網/路透社/《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