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長點滴之三 - 左丁山

中大校長點滴之三 - 左丁山

中大第二任校長馬臨教授是中大生物化學系的始祖,當年大部分人都只知生物與化學,不知生物化學(Biochemistry)為何物,到現在當然人人皆知生物化學對生命醫學和藥物開發的重要性,沒有馬校長多年前的播種,中大的生命科學研究不可能有今日的光芒。馬校長還排除萬難,成立香港大學以外的醫學院,那時候港大醫學院在背後反對,中大學生則在前線反對醫學院學制,發動包圍馬校長,前運房局副局長邱誠武及現在的網購名人王維基知之甚詳,中大學生有包圍校長之風,王維基應是始創人。

王維基是電子學系的,此系隸屬聯合書院,高錕教授為創系主任,後來又有陳之藩教授加入以及科技新銳廖約克教授等,可謂人才濟濟,朝氣勃勃,今天香港電子工業界有不少「大哥」都是聯合電子系畢業的。高錕曾離開中大到美國,1987年馬校長退休,校方邀請了高錕擔任校長一職(1987-1996)。高校長為人和藹可親,不擅言詞,有內向害羞性格,記得教育學院何添樓開幕禮上,港督衛奕信親臨主持,司儀邀請港督及校長上台,兩人竟然互相禮讓,不肯先行,擾攘了幾十秒,當然最後還是港督率先舉步,可見衛奕信對高校長是相當尊重的。左丁山與他的真正交往在1995-1996年,當時已知道他不會續任,將於1996退休,由高校長任內推動成立的校友事務處,由崇基師姐俞藹敏擔任處長,她點名要左丁山主持籌備歡送高校長榮休的晚會,在文華東方酒店舉行,於籌備工作期間,與高校長見了幾次面,當時感覺到這位被很多中大教職員視為懶散,無效率的領導人,有其極為純真一面,對下屬信任,對校友誠懇,絕無計算機心,1993年中大學生在開放日嘉賓雲集之時,當眾上台搶走高校長手持的「咪」,場面極令人尷尬。後來校方受極大壓力,但高校長硬是頂住了,不懲罰學生,可見其寬宏大量(蔡子強曾有詳細記述此事)。他在任內爭取成立法律學院不成,改為設立工程學院,左丁山曾問他:「為甚麼工程學院不設結構工程、土木工程、電機工程這些熱門學系?」高校長笑言:「留給香港大學好了,我們將進入21世紀,要辦新工程科目,如電腦工程、訊息工程、機械自動化工程等新學系。」現在回想起來,20多年前那是了不起的見解,今天中大在AI、互聯網、自動化各方面能在國際學術界穩佔一席位,AI更是世界前列,高校長可說夢想成真了。第一流的領導人是具備長遠策略目標,帶領機構位於時代前端的人物,不是那些7-11工作,事必躬親的管理技術官僚。高錕不幸在患上退化症後才獲頒諾貝爾獎(2009年),在祝賀會上,他不認得左丁山是誰,令人握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