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一說:文學的精妙就在於間接,像月亮那樣反射出太陽的光芒,曲折委婉,明淨寧靜而不耀眼。最真誠的說話多數是無意之間洩露的,要是有人坦蕩蕩向對方面不改容示愛,旁觀者一方面固然佩服他的勇氣,但同時多多少少會替他難為情,而且說不定還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會不會是另有目的呢?你看通部大旨談情的「紅樓夢」裏面,寶玉和黛玉兩人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捉迷藏,皆因白日消磨腸斷句,世間只有情難訴。若果寶玉問一聲黛玉我愛你你可愛我而黛玉點頭那麼大旨談情的主題一下子也就談個清光了也,也就編不出來這樣的一部長篇鬼話。只有一次黛玉說:「你的話,我都知道了。」還有一次寶玉真的向黛玉交心,卻又神差鬼使地變成說給襲人聽,把她嚇得魂飛魄散。總而言之,沈默的愛最真誠。其次是耳語。呼喊的愛只有變成口號,響亮的回聲把最美麗的情話也轉化為諷刺。
莎劇「李爾王」裏面的李爾王要退位了,打算將王國分給三個女兒,但事前要她們向他公開剖白,讀出愛的宣言。大女兒和次女兒以非常流暢而華麗的辭藻向父王表達孝心和愛意,但是當李爾王問小女兒科第麗霞有什麼說話可以換得一份比兩個姊姊更富庶的土地,她的回答是:「父親,我沒有話說。」 把李爾王氣得吹鬚碌眼,將她驅逐。科第麗霞不見得拙於辭令,因為隨後她堅持立場,非常清楚地說明自己的理由,一句句把老頭子的話頂回去。有評論家認為科第麗霞並不是個溫柔婉約的小女兒,而是個心高氣昂的人物,不屑於順從父王的意思,去上演一場公開表態示愛的醜劇,即使是因此而失去了三分一的王國,也毫不在意。其實李爾王知道科第麗霞最孝順,而他要女兒公開表態是一種手腕,但是科第麗霞拒絕參與這場遊戲。這才是她沒有話說的真正原因。反正都是假的;你看後來李爾王的兩個女兒一旦得手便露出了真面目,將李爾王的隨從全部撤去,把他氣得發瘋,在狂風暴雨中呼天搶地。
法國名片Les Enfants du Paradis(1945 年港譯「天上人間」)裏面的女主角Garance因為順應時勢,無奈委身於權貴Count Edward de Monteray以自保,但是她的芳心早已經另有所屬。一次伯爵再向Garance苦苦相逼,要她向自己承諾,結果只是換來這樣的回覆:「倘若你喜歡的話,明天整個巴黎將會知道我不單止愛你,簡直還為你而顛倒呢。是的,為你而顛倒!我會告訴所有的人。我會在屋頂上向全世界宣告。但是在私下,單獨和你相處之際,我的朋友,我會這樣對你說:我曾經愛過一個人,現在仍然愛他。我來巴黎是為了再見他,但是他留下字條說他已經把我遺忘……如今我只有一個念頭,就是離開,離開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