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機器伸手進入中學校園,迫使學校向政治壓力低頭撤回教材。基督教女青年會丘佐榮中學一份以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為「名人示例」的中文科校本教材,日前開始在網上流傳後,連日來遭到《人民日報》、《大公報》和《文匯報》等批評。《蘋果》獲悉,校方最終以教材有不合適之處為由,決定需要回收審視和跟進。
學生質疑「點解把尺唔同咗」
涉事教材是丘佐榮中學的中文科校本參考資料《中華傳統美德格言及名人示例》,在「求新」單元列舉黃之鋒為例子,提及他在2012年組織反國民教育示威遊行,「當時以中學生的身份,表現出過人的口才和應對,獲市民大讚,一夜成名」。資料又提及他在2014年佔領中環期間備受注目,同年登上《時代雜誌》封面而聞名國際。
教材在多個建制派facebook專頁流傳後,遭《文匯報》不點名狠批「扭曲華文化」,《人民日報》亦在微博發文,以此教材為例指「香港教育的病該治」。其後《大公報》再點名炮轟該份「通識教材」(實為中文教材)「顛倒黑白洗腦」。
據悉,校方周一曾發家長信解釋,指教材引用黃之鋒是因為近年不少學生測考時引用他作例子,故收錄資料給學生參考,有關資料已是數年前的內容,「就近期變化未能妥善更新,校方會檢視教材和作跟進」。惟翌日該校遭點名批評後,即再發家長信,表示經審視後,認為有關參考資料有不合適之處,「決定需要回收作詳細審視,嚴謹跟進」。
有該校學生向《蘋果》表示,曾做過校內問卷調查,獲300名同學回應,47.8%認為是傳媒將政治帶入校園,32%認為是教育局,只有1.1%認為是老師。
該學生不認同將黃之鋒放在教材中便是將政治帶入校園,又指過去不少考生都將黃之鋒作為說話卷和寫作卷的人物示例,考評局亦接受,「點解去到今次,把尺就唔同咗呢?」
教育局回覆《蘋果》查詢時表示,局方得知學校認為有關參考資料有不合適之處,並已回收教材作詳細審視,局方會繼續嚴肅跟進。發言人重申不應將政治帶入校園,強調學校編寫教材應配合課程的宗旨和目標,引用的資料應正確、內容應完整、立論應持平及具理據,選取人物或史實亦不能偏離課程的宗旨和目標。
■記者鄧力行、鍾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