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長點滴之二 - 左丁山

中文大學校長點滴之二 - 左丁山

李卓敏校長(1963~1978)在1978年退任,當時新亞學生對他沒有好感,總覺得他高高在上,刻意一統三院,後來明白到,中大一統,是歷史的必然,中文大學既是公立大學,港英政府撥款支持,若各自為政,大學校長權力受限制,李卓敏有鴻圖大略,政府有意集中管理(尤其是消除崇基的教會影響及新亞的台灣聯繫),大力支持李校長是很自然的一回事。錢穆先生是歷史學者,早已看透,故此中大成立不久,他便掛冠而去,錢先生是為了新亞學生的前途,當初才決意讓新亞加入中文大學的。

李去馬來,馬臨教授上任後(1978~1987),因為人隨和,比較寡言,左丁山當時已是校友,對他認識不多,怎知發生了兩件事,馬校長都着人找左丁山處理。其一是一位新亞同學指控一位講師,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之類,有指控,有辯解,為免事情鬧大,令校方尷尬,馬校長找左丁山與那位同學斡旋、講和。其二,大概是1982年間(許家屯回憶錄曾提及此事),中大來了三位內地訪問教授。姓戚(法律)、姓李(經濟)、姓喬(人力資源),馬校長親自來電,請左丁山帶三位教授到中環看看,介紹他們見識見識。於是左丁山請他們到中環認識了一些法律界、銀行界人物,後來因為轉工後經常到東南亞出差,便轉請一位崇基校友銀行同事接棒為三位教授中環聯絡人。一年後,三位教授都回了北京,怎知道再過幾個月,「喬教授」重臨香港,一個人住在崇基博文苑一個單位,左丁山往探訪,談了一個下午,飲啤酒之餘,多口問一句:「你姓喬,中國前外交部長喬冠華大名鼎鼎,你知道的?」「喬教授」答:「他便是家父,文革時期與我斷絕父子關係。」左丁山吃了一驚,知道這位「喬宗淮」教授不是來中大訪問那麼簡單,果然不久後他便進了新華社當上副秘書長,再成為「中英聯合小組」成員,左丁山打電話到新華社約他茶聚,給接線生阻截了,以後也就不敢再企圖與他聯絡,只從報紙上讀到他的新聞。想不到他離開香港往芬蘭擔任大使之前,卻主動約了左丁山在希爾頓酒店飲下午茶話別,還順便請左丁山幫忙他在芬蘭開設一個銀行戶口,以備在赫爾辛基之用。這也易辦,一位新亞師弟是一家芬蘭銀行的經理,打一個電話便成,那是最後一次與他見面,之後再無任何形式的溝通與聯絡。這麼多年來,只是奇怪為甚麼趙紫陽會找馬臨校長做中間人,馬校長又為甚麼打電話囑左丁山介紹喬宗淮等到中環,有跡可稽的是,馬校長任期內,中大與內地大學交流由無到有,閔建蜀教授在80年代中期已為內地國企管理人員辦培訓班,三四十人一大班,曾租沙田第一城單位為宿舍,令中大管理之名,尤其是閔教授,聞名中國企業,創香港的大學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