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破滅】
【本報訊】反送中運動至今已發生超過四個月,抗爭行動每星期仍然持續,警方在示威時的人群控制、拘捕市民手法,甚至施放催淚彈及使用槍械等情況,均飽受批評,警方形象日漸變差。面對如此情況,有小學先行「自我審查」,決定放棄教授常識科有關介紹警務人員日常工作的章節,亦有不只一間學校決定取消帶學生參觀警署的活動,以及中止舉辦滅罪講座。有小學教師直言,以現時的社會狀況,「怕我哋跟書所講嘅嘢,會同佢哋喺現實睇嘅會有出入」。
記者:周詠雯
根據教育局的《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小學二年級的常識科課程學習主題,內容包含「我的社區」單元,當中包括「本地社區的各行各業」,介紹警察、消防員、郵差及醫生等職業的職責所在,亦會教導學生辨識警察裝備、如何從外表分辨警察等。小學老師吳老師(化名)向《蘋果》透露,該校在本學年開學前,因現時社會狀況敏感,已決定棄教「本地社區的各行各業」章節。
有學校取消參觀警署活動
除小二常識外,吳老師的學校亦將小五常識中,被老師認為「題材好頭痕」的一國兩制章節,推後至下學期教授。吳指校內老師歡迎學校決定,因有關課節內容提及警方「除暴安良、維持社會秩序、保障市民及生命財產安全」等,擔心以現時社會情況,「我哋怕跟書講嘅,會同佢哋現實睇嘅有出入」,認為「如果skip咗我哋就可以唔需要擔憂」。
此外,不只一名小學教師稱,今年有學校決定停止帶學生參觀警署。其中一名教師陳老師(化名)指,該校過往至少七年均有參觀警署活動,形容校方與警方關係良好,但因「去警署變成一個比較敏感嘅議題」,亦擔心學生到警署後,會向警員詢問一些令警員尷尬的問題,同時擔心學校到警署時未知會否遇上衝突,故決定取消參觀警署。
「唔係我哋想帶政治入校園」
陳老師強調,由於現時反送中抗爭已遍及全港各地,有學生亦曾在家中「親嚐」催淚彈,「唔係我哋想將政治帶入校園,而係警察𠵱家嘅所作所為,已經令到任何一個身處喺香港嘅學生,無辦法唔去知、唔去理」。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出,延教或棄教背後的原因可以理解,但並非長遠解決問題的辦法,形容現時教育界面對「大挑戰」,只有警方重拾正面形象才可解決當前問題。
教育局回覆《蘋果》指,學校應提供充份理據解釋調適課程原因,任何決定不應建基於校長或個別教師的政治取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