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身體健康 - 葉漢良

祝身體健康 - 葉漢良

幾個月來,香港人體會了前所未有的震盪經驗,有文化、價值觀的思想衝擊,也有考驗體能和體質狀況的,近期一項功課是調整生活節奏,早睡早起,祝身體健康。

我是夜鬼,有夜食的習慣,經常凌晨兩三點駕車出動,只見街道燈火通明,夜班工人聚在點心舖、魚蛋粉麵家、潮州打冷檔等聚腳點,熱氣騰騰,喜見燈火不滅的不夜城。不過,自從元朗白衣加黑警黑白無常肆虐之後,我如今也懶得駕車出墟了,就去附近油站便利店買即食微波爐點心,那天卻見凍櫃全空,嚇了我一跳,市民在廣積糧嗎?近期唯有多去超級市場,買些韓國日本餃子,放入電飯煲慢煮,倒也有一番風味。

賊佬試沙煲,鬼祟扮戒嚴,黨鐵經常提早收工,求仁得仁,我常出入的灣仔區夜市靜過鬼。抗爭者說,順勢早睡早起,養精蓄銳;周末排節目,公餘課餘抗爭活動變成規律化,香港人也好像習慣了,反正PoPo也要休息,明白嘅!

有朋友在群組轉寄一些黃色訊息過來,說:仆街啦,今次俾七婆攬炒返轉頭添!……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你搞破壞,我搞更破壞,鬥氣螺旋升級,冤冤相報,難怪武俠小說才是我們的文壇瑰寶,思想精髓。搞到咁,像我們一些深藍人,都要聯合不同陣線,一齊炮轟林鄭無能。

這種提油救火的措施,擴散開來,就連日間營商意欲都被波及,有些人未見風浪之前已經辛苦經營,如今就可能索性趁勢摺埋。一位長春藤海龜(歸)回來的朋友近年長住京城,上星期回來問我「點解香港突然間會變成咁?」你問我,我問邊個?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小積怨其實大大話話已經20年。

政治不講,就只講民生,以前元朗,是有各式各樣特色的風味鎮,幾年間,全條大馬路排滿金舖和藥妝店,大馬路其實不大,行人道十分狹窄,水貨客、內地客擠到出馬路,其他食水淺的店舖則被擠走。內子經常要入鎮買日常用品、藥膏之類,走入藥妝店,職員眼尾不瞄,只應酬大批量水客。以前吃開的雲吞麵店,由小舖吃起,食味不錯,後來改了客路,闊了,粗製濫造,反正水貨客要求低,好不好吃沒得和以前比較。其他就連茶餐廳也每下愈況了。

這些只像蹙起眉頭的點點滴滴不滿聚成民怨,久了便借傷成毒,一決崩堤。 海龜(歸)變了強國思維不了解港情還說得過去,但本地庸官離民離地則難辭其咎了。

庸官長期當道,終局便是禍國殃民。庸官的定義,便是在職者貪圖富貴,玩忽職守,貪腐私利,或不作為,或走精面,喜便宜行事;以為權力可以壓出超級穩定,對於社會危機,市民的觸覺遠比他們敏銳,卻難以呼喚得醒。對於制度傾斜,長期掉以輕心,對於民間不滿,以為順民永遠會逆來順受;遇事敷衍忽悠,得過且過,文過飾非;從未想過會有洪水滔天一日。

庸官名為管治精英,以前有大師腦袋(Mastermind)作主,大師包攬了深思熟慮的藝術,簡約擲下交「精英」推行,其中一項思想訓練,叫做不妥協(not budge),所以要表現強硬、打得;其實大師袖裏還藏一條鬆緊尺,見機行事,出鞘時力度到位,鬆緊得宜。不過,這班「精英」當家作主之後,得其形而忘其神,只懂得強硬,不懂得寬鬆的藝術,所以便叫做死硬。

我年紀不少,近年深居簡出,很多東西都是道聽塗說。有位姓「黃」的朋友對我說,早幾個月,他還想過要移民,後來想通了,就是要留下來看你還可以再荒謬到什麼地步。 721、831、新屋嶺事件等,一日未能說服人心,則仍要討回一個公道,《秋菊打官司》,求的就只是一個說法。他說自己不論年紀或者工作崗位都不便亦無力衝衝衝,但卻絕對可以資助;腦殘的才會說有外國勢力在派錢,他說「使鬼佢哋派呀!我們冇錢咩?」什麼題目一眾籌,永遠都是短期內超額完成的。香港人不是強國暴發戶所以為的「窮B」,中產階級的人均入息及持控能力(holding power)還是遠超於強國人的。

我聽後無語良久,唯有稍附庸一句,對的,真的要保持體格壯健,精力充沛,百戰不殆,好人一世好運,祝大家身體健康!